U-POWER專注快充 計劃年底IPO
U-POWER旭電馳科研執行長陳鵬旭(左三)宣佈啓動IPO計劃,由福邦證券輔導,預計於2025年底前完成 IPO。(U-POWER旭電馳科研提供)
自2022年投入電動車快充市場至今,U-POWER超高速充電站已成爲國內電動車主充電的日常,U-POWER旭電馳科研16日公佈2024年充電營運成績,12月單月充電量首度突破180萬度,全年總充電量達1440萬度電,較2023年的480萬度電成長3倍,執行長陳鵬旭宣佈啓動IPO計劃,由福邦證券輔導,預計於2025年底前完成 IPO。
陳鵬旭表示,U-POWER自2022年5月啓動營運以來,2022至2024年營收分別爲200萬、3900萬、1.2億元(暫結),連年持續高成長,除了穩居第三方電動車快充服務龍頭外,也證明充電營運服務之商業可行性。
U-POWER除了提供電動車主便捷、快速的充電服務,也同時爲臺灣減少超過1600萬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即使扣除發電之碳排,依然可爲臺灣減少900萬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陳鵬旭分析,以1440萬度電換算行駛里程,約可行駛8640萬公里;若換算爲燃油消耗,則爲全臺節省近720萬公升的燃油、2億2320萬元的加油金,這些成就展現環保效益與市場實力的雙贏。
從消費者最在意的充電費率來看,過去兩年半以來,臺電多次調漲電價,U-POWER也做了相應的調整。陳鵬旭坦言,雖然電價成本上漲82%,但是臺灣電動車市場尚處於萌芽階段,爲減少電動車主的用車負擔,採取逐步調整快充收費標準的方式,並吸收部分成本壓力。
自啓用至今,U-POWER已由固定費率每度電9元,逐步調整至9.9元,2024年9月開始導入具彈性的時段費率機制,並於2025年1月進一步調,將離峰費率維持每度電6.9元,假日時段費率調降至每度電8.5元,僅針對尖峰時段費率小幅上調至每度電13.5元。
U-POWER內湖民善站在2024年12月份共計服務3461次充電,單月充電量達到12萬度,約等於500輛電動車的充電需求。(U-POWER旭電馳科研提供)
陳鵬旭表示,儘管外界普遍認爲充電費率的調整代表車主用車成本上升,但事實並非如此。隨着時段費率的推行,車主逐漸轉向費率較低的離峰或假日時段充電,在彈性充電的模式下,反而有效降低充電費用。
陳鵬旭觀察,車主在採用時段費率後,整體平均充電費用降低了11%。根據充電數據統計,有64%的車主於離峰時段充電,每度電費用僅6.9元,幾乎低於多數公共慢充收費,不僅減輕了車主的經濟負擔,還有效緩解臺灣電網負載,推動電力資源的永續利用。
U-POWER旭電馳科研全數營收來自電動車快充服務,隨着全臺電動車數量達10萬輛,陳鵬旭表示,除了持續擴充充電網絡,並採用大型化專屬場域的設置策略,雖然投資金額較小型站點高出許多,單站建置時程也長達6至10個月,但目前營運站點已達40站,總設備功率突破20000 kW。
回顧2024年,U-POWER全年爲車主提供超過42萬次充電服務,總充電量達1440萬度,相較2024年5月單月充電首度達百萬度,最近的統計是,2024 年12月單月充電量已突破180萬度,當月服務充電車次超過5.3萬次,7個月充電量成長80%,穩居全臺充電量第一的第三方充電營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