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納集團爲何這麼快就偃旗息鼓? 陸媒揭三因素
當地時間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格津從俄羅斯南部軍區司令部撤離。(澎湃影像)
一夜之間,俄羅斯的驚天之變--俄僱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的「武裝叛亂」,似乎已經偃旗息鼓了。當地時間6月24日,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格津被控「叛亂」,瓦格納集團部隊向莫斯科進軍,俄多地進入緊急狀態和「反恐」模式,俄總統普丁緊急發表講話,痛斥「叛國者」,並要求「消滅那些組織武裝暴動的人」。
當天晚上,普里格津發布最新錄音稱,已命令部隊停止向莫斯科前進,掉頭返回營地,以避免流血。
據央視新聞報導,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普丁協調下,與普里格津會談,雙方就停止在俄羅斯領土上發生流血事件達成協議。普里格津接受了盧卡申科的提議,停止瓦格納武裝人員在俄羅斯領土上的行動,並採取進一步措施緩解緊張局勢。白俄羅斯方面稱,目前已經提出了絕對有利和可接受的解決方案,按此方案瓦格納部隊的安全也可以得到保障。
25日凌晨,俄羅斯道路交通管理署稱,俄羅斯所有聯邦公路交通管制的措施均被取消。
澎湃新聞分析,對於俄羅斯而言,本次瓦格納集團事件的性質更像是武裝叛亂,而非傳統的政變。「政變的主場是首都,而不是遙遠的邊疆,政變的主角是政治力量,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武力。」
分析稱,現代社會中,叛亂相當於渾水摸魚,多數情況下都沒有前途。瓦格納作爲一個私營武裝集團,想要以小搏大對陣強大的國家,而且缺乏民族、民意、中央派系、地方政權、國際社會的支持,成功的可能很小。而且瓦格納的工資都是現金支付,高度依賴現金流,現金流一旦耗盡,很難持久。歷史上的此類叛亂,要麼是叛亂一方內部分裂,要麼國家騰出手來予以剿滅。
分析稱,目前,在俄羅斯內部,瓦格納在首都缺乏政治同盟,而且拿不出解決國家問題的政治方案,既得不到民衆的支持,也得不到地方的配合。在俄羅斯之外,包括西方和烏克蘭在內,幾乎所有國家都不希望俄羅斯政權落入瓦格納之手。而一個陷入動盪的俄羅斯絕對是整個世界的災難。
分析稱,當前,形勢發展變化令人目不暇接。從目前的發展看,俄羅斯高層似乎也沒有下定軍事解決叛亂的決心。雖然局勢看似已經緩和,但瓦格納集團的叛亂對俄羅斯仍是一次重大打擊。
一是對指揮俄烏戰爭的扁平化垂直領導體系造成了重大打擊。目前俄羅斯對烏軍事行動指揮權分成幾個部分,彼此相互獨立,相互制衡,都直接對普丁負責。這種指揮體系雖然可以避免一家獨大,但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效率,蘊含着矛盾。在戰局順利的時候,矛盾還能被掩蓋,但戰局惡化的時候,不同系統之間的內鬥勢必爆發。
俄羅斯未能在烏克蘭建立起穩定的指揮體系。總參謀部並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的統一指揮,正規軍、瓦格納集團、車臣武裝和民兵之間各有權柄,互相摩擦不斷。特別是瓦格納集團,俄軍指揮層的命令,需要經過普里格津本人確認之後,才能夠發佈,這就意味着俄「特別軍事行動」指揮層只能間接指揮,而無法直接調動瓦格納的部隊。
二是容許私人武裝集團坐大,必會作繭自縛。國家壟斷武裝力量是近代以來的基本原則,早在19世紀,歐洲國家就完成了武裝力量國有化,解除了所有私人或半私人機構的武裝,出現了反僱傭軍規範,僱傭軍開始被視爲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國際法層面也逐漸對使用僱傭軍作出限制性和禁止性規定。時至今日,放任私人武裝做大,就像是養虎爲患,必遭反噬。
三是叛亂將對俄烏戰爭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烏克蘭大規模反攻箭在弦上,俄羅斯數百公里的防線危機四伏。瓦格納的行動攪動了從南翼的羅斯托夫州到北線的沃羅涅日州,這兩個州幾乎就是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中數一數二的兩個大本營。
尤其是瓦格納昨天一度控制的羅斯托夫,同時控制着俄軍通向烏克蘭的兩大生命線,一條是經頓涅茨克到赫爾鬆的路橋,另一條是經刻赤海峽到克里米亞的海上動脈。一旦瓦格納與俄軍在羅斯托夫至莫斯科一線發生大規模戰鬥,那對於前線的數十萬俄軍將是滅頂之災,更不要說到時俄軍還要從前線調動主力部隊回援。或許也正因如此,莫斯科才儘量爭取了以談判而非武力解決的方式。
分析稱,看來,普里格津雖然不斷強調俄軍事指揮層腐敗無能,「特別軍事行動」沒有前途,普通士兵和民衆白白犧牲等等,但他也很清楚自己在俄羅斯民衆、社會乃至政壇缺乏市場。而且,瓦格納缺乏根據地,缺乏穩定的後方,缺乏高層的內應,缺乏可靠的外援,都是其面臨的長期困難,從戰術上而言,僅僅缺乏制空權,缺乏空中機動能力,裝甲力量不強,嚴重依賴等級公路,就是一個致命的缺陷,俄軍若下定開戰決心,空天軍(空天軍的任務除了大氣層內外,還包含太空,如反衛星、反導彈、太空監視等)完全可以對其行軍隊列展開致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