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蟲現身?南大教授縮衣節食買標本 發現墨西哥灣深水蝨新物種
東沙羣島捕獲的深水蝨,被重新鑑定認爲不是肯氏深水蝨,而是詹姆斯深水蝨。圖/臺南大學提供
還記得宮崎駿「風之谷」動畫片中的王蟲嗎?真實世界裡真的有像王蟲這樣的節肢動物,國立臺南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黃銘志等人組成的國際團隊,發現俗稱爲「具足蟲」的深水蝨新品種,居住在墨西哥灣裡,由黃銘志命名爲「猶加敦深水蝨」。
這種少見的深海節肢動物,因爲稀有、肉質鮮美,而被饕客當成珍饈,偶爾會在海產店裡高價販售,一般人並不太有機會看到。
黃銘志與日本國際螯蝦學學會會長井川唯史博士(Dr.Kawai Tadashi)、澳洲昆士蘭博物館無脊椎動物榮譽研究員尼爾.布魯斯博士(Dr.Nile L.Bruce),共同發佈這個新物種,並於8月10日在國際SCI雜誌《自然歷史雜誌》(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電子版發表。
黃銘志表示,民間俗稱具足蟲的深水蝨屬於海洋等足類生物。臺灣在1970年代後發展深海底拖網漁業,漁民在東沙島海域偶爾捕獲大型具足蟲,成爲基隆、瑞芳當地海產店的珍饈。當地居民則稱爲大海蝨、大海蟲或大王具足蟲,身長大約30公分。
3年前他從自基隆正濱漁港購得10只東沙島海域產大型具足蟲,爲了鑑定特徵,和日本新江之島水族館交換了2只墨西哥灣產大王深水蝨(B.giganteus),鑑定過程中發現兩者形態並不一致,經細胞色素C氧化酶亞基 1(COI)及 16SrRNA 等分子生物學比對後發現,1只屬於大王具足蟲,但另1只則是未經發表的物種。
爲求慎重,黃銘志邀請日本甲殼類專家井川唯史和澳洲國際知名具足蟲研究者布魯斯博士共同研究鑑定,並以發現地墨西哥灣猶加敦半島(Yucatán Peninsula)爲新物種名稱猶加敦深水蝨(B.yucatanensis)。
而過去認爲東沙島海域的具足蟲與澳洲肯氏深水蝨同種,但經布魯斯比對存於北領地博物館暨美術館之模式標本,發現兩者並不同,不應該歸類爲相同物種。
經過比對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澳洲昆士蘭博物館、澳洲北領地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具足蟲標本後,確認了東沙島海域產具足蟲爲詹姆斯深水蝨。
黃銘志表示,此次研究由日本、法國、澳洲等水族館及博物館合作,並找回詹姆斯.洛瑞(James K. LOWRY) 在2006年向臺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借出的珍貴具足蟲標本。
當年洛瑞根據海生館標本與澳洲珊瑚海產具足蟲成立一個具足蟲新種,即是後來的肯氏深水蝨(B. kensleyi),這次標本回鄉,名稱不再是肯氏深水蝨,而是詹姆斯深水蝨。而他自費高價購得的珍貴具足蟲標本將捐給臺灣博物館作學術研究使用。
他表示,能發現新物種當然非常高興,但是研究過程當中,因欠缺研究經費,往往要自掏腰包,購買動輒數萬元以上的標本,感謝妻子的支持;他還幽默表示,「縮衣節食讓太太小孩都骨瘦如柴」,但希望能夠帶動臺灣深海生物研究及保育的風氣。
臺南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黃銘志與國際團隊共同發現的新物種「猶加敦深水蝨」。國/臺南大學提供
宮崎駿動畫風之谷當中的王蟲,很像是真實世界裡面的深水蝨。圖/網路
臺南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黃銘志與國際團隊共同發現的新物種「猶加敦深水蝨」。圖/臺南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