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院士作主旨報告!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4 年度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2024年度學術年會

2025年1月4日至5日,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2024年度學術年會成功召開。全院教職工、博士後、海底觀測大科學工程辦公室工程技術人員等200餘人齊聚臨港,總結回顧2024年度進展,共同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年會兩天的上午時段均爲學術報告交流,圍繞學術主攻方向分四個專題展開彙報;下午時段則分別聚焦“全重實驗室的建設實施”、“AI與大數據驅動科研革新”兩大主題進行全體研討。年會尾聲階段,實驗室、學院分別作了2024年度工作總結,年度貢獻突出代表獲得了“院長獎”表彰,汪品先院士聚焦“地球系統科學”作了題爲《知命之年—同濟海洋五十歲》的主旨報告,爲年會勾畫了完美收筆,也爲學院、實驗室的未來發展唱響了立意深遠的進取號角。

此外,會議還充分利用午間和晚間時間組織了分析室責任教授/技術人員工作會議、教學工作會議、班主任座談會、《學科建設50週年大事記》編撰工作會、《海洋地質》教材編寫推進會、教職工代表大會,以及展板報告等多種形式的交流研討活動,全方位總結和交流學院、實驗室的各項具體工作任務。

主攻方向前沿進展

2024 學術年會

年會首日上午,圍繞學術專題一“海洋、氣候與碳循環變化”,程仲景、田俐萍、劉豐豪、張洪瑞、林寶治、鄧凱先後從末次冰期巽他大陸植被分佈及其影響因素、熱帶地表植被景觀變化對溫度的影響、新生代碳循環演變的“陸架-深海碳酸鈣分配”新假說、晚第四紀顆石藻勃發事件的宏觀規律和生物機理、南海北部陸源顆粒有機碳源—匯過程、以及現代海洋鈹同位素循環模擬等角度,展現了近年來低緯海洋-氣候和海洋碳循環演變方向的前沿進展。

學術專題二“陸洋物質循環與海底觀測”,由孔美巍、塗俊彪、趙玉龍、吳南、薛鵬飛、Simon Hohl先後介紹了水下無線光通信和感知技術、東海河口—陸架區沉積物輸移動力機制、觸發濁流“陸架瀑布流”新機制、海洋磁學的古海洋學應用、以及疊層石Ni-Ba-Cd同位素特徵等相關進展,顯示了觀測、模擬和傳統沉積學和地球化學手段的綜合交叉發展,及其對解答深海沉積動力和洋陸相互作用關鍵科學問題的促進作用。

次日上午,圍繞“岩石圈演變與深部微生物”、“地球物理勘探與海底資源”兩個學術專題,與會教職工繼續開展深入探討。學術專題三,由高麗敏、王虎、賀治偉、周昆、宿蕾分別針對克拉通熱演化與古生代板塊俯衝折返、海底熱液流體的Fe-Cu-Zn等金屬同位素行爲、太古代微生物驅動的海洋硫循環、深海熱液病毒微生物組成和代謝潛能、初古菌門從深海向陸地演化的環境適應機制等進行了彙報,展示了“海洋-岩石圈相互作用”研究方向在古洋殼俯衝、海底流體和深部生命活動等多個層次的最新進展。

學術專題四由程怡芳、張錕、程玖兵、楊積忠、付曉偉先後從斷層蠕滑-滑動的精細震源機制解、海洋次表層渦旋的地震海洋學觀測、三維密集臺陣地震成像推進地物勘探能力提升、海底分佈式光纖傳感多物理場耦合觀測、東海盆地的新生代演化歷史等角度,介紹了新一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的發展態式及其在解析斷層力學、物理海洋、海底資源勘探等領域的普適性難題中的應用。

共商未來發展規劃

2024 學術年會

時值我國基礎科學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結果即將正式公佈的歷史性時刻,實驗室重組後的建設實施方案成爲了全體教職工關注的頭等大事。爲此,年會首日下午專門設置“發展研討”環節,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志飛首先從實驗室的歷史和定位、目標和任務、人員和組織、運行和保障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實驗室的重組實施方案;隨後,實驗室重組後規劃建設的6大支撐平臺和10支科研創新團隊的負責人和帶頭人,就各平臺的現狀和發展規劃,各團隊的人員組成、任務目標和實施方案,進行了扼要介紹。在此基礎上,與會代表就如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管理和激勵機制,夯實人員、設備、場地、經費等條件保障展開了熱烈討論。此次全體教職工參與的未來發展研討,爲“全重實驗室”在科研創新團隊的引領與重大設施平臺的支撐下,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有序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指明瞭方向。

“數智”驅動科研革新

2024 學術年會

聚焦當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對人類的顛覆性改變,特別是對海洋和地球科學研究“範式革新性”的推進作用,年會次日下午特設了“AI與大數據驅動科研革新”專題研討。湯繼周、趙巒嘯、王本鋒、覃如府、金璐、張豔偉、拓守廷作引領發言,從海底油氣藏儲層解釋、深海觀測、大洋鑽探研究等的“數智化革新”展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已經深入地球科學研究的勃勃態勢,啓發與會人員在當今人工智能科研範式革新趨勢之下如何存續、發展和創新的深度思考和發言討論。

總結表彰激勵前行

2024 學術年會

年會次日下午,實驗室副主任黨皓文、學院黨委書記李江濤分別從實驗室和學院的角度,總結了2024年度“同濟海洋”的重大進展和活動、亮點科研成果、人才隊伍發展狀況、國際交流與合作成效、學科建設和三全育人成績等,主要包括實驗室重組順利完成、“同濟”號科考船即將下水入列、大洋鑽探國際岩心實驗室獲批建設、西太平洋載人深潛科考航次成功實施、海底科學觀測網平臺建設有序推進、優秀青年人才隊伍高速成長、以及汪品先院士新作《科學與文化》入選多項全國性好評榜單,鼓舞全體教職工把握當前“建設海洋強國”的歷史機遇,繼續推進以深海爲特色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努力朝着創建地球系統科學“中國學派”的方向持續前進,不斷培養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海洋科技人才,致力成爲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深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年會最後,翦知湣院長向程怡芳、鄧凱、張洪瑞、趙玉龍、宋海斌、呂楓、江小英、陳源珊、趙宏超9位教師及海底觀測大科學工程纜系組頒發了“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院長獎”,以表彰他們本年度在教學科研、儀器分析、黨政管理、大科學工程建設工作中的突出表現,更以此激勵全體成員力爭上游、再創佳績。

汪院士主旨報告繼續指引“同濟海洋”發展

每次年會的重磅焦點,非汪品先院士的主旨報告莫屬。本次年會上,汪老師以《知命之年:同濟海洋五十歲》爲題,帶領全體成員回顧了“同濟海洋”五十年來的發展歷程,進而指明瞭未來繼續前進的方向。

同濟海洋自1972年開始創辦海洋地質專業,1975年正式成立海洋地質系以來,經歷了多個重要階段,汪老師如數家珍般逐一細數了從1983年開始試辦五年制教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成立後首批重點項目的支持,到1997年推動中國參與國際大洋鑽探並於1999年引領實現首次由中國科學家建議和主持在中國海域執行的大洋鑽探“ODP 184”航次,2005年獲批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創辦“深海研究與地球系統”大會, 2011年獲批啓動“南海深部”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獲批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牽頭推動實施南海IODP 367-368航次等重大進展。過去五十年來這一系列堅實腳印的背後,都鐫刻着“同濟海洋”始終保持“精誠團結、向外合作、同舟共濟”的大同精神,“鉤深致遠、踏實苦幹、謝絕虛榮”的文化理念,“放眼世界、抓住時機、早走半步”的戰略眼光,構成了五十年來取得輝煌成就的內在根基。

面對當前世界各國地學界共同聚焦“地球系統科學”謀劃未來發展但卻各有不同表述,汪老師着重提出要升級對地球系統的理解,超越人類中心論、深入解析自然規律,核心在於天文地外影響、核幔深部動力和微生物-地球協同演化對地球系統的塑造作用,這不僅是應對未來氣候變化的根本,更是推動“地球系統科學”理論最終建立的正道。

展望新十年,汪老師指出:同濟海洋要立足深海,利用好深鑽、深潛、深網手段,致力於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地球系統科學框架,力求在全球範圍內發揮引領作用,繼續深入解析人類活動與自然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爲解決全球性問題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站在2025年新起點上,同濟海洋要繼續發揚優良傳統,抓住建設“中國學派”的大好時機,迎接第三次地球科學革命的挑戰,努力在構建共同學術目標和促進內部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同心聚力譜寫地球系統科學的新篇章。

信息來源:同濟海洋。

轉載請註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