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這門生意,人人都是一肚子委屈

網約車這門生意,誰都是一肚子委屈,從司機、乘客到平臺,沒有任何一個贏家。一個行業只要賺點錢,就伴隨着輿論形象的大幅惡化,這還是一門好的生意嗎?

撰文丨張明揚

這兩天,武漢出租車企業抵制無人駕駛出租車一事沸沸揚揚,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蘿蔔快跑”吸引走了。

但如果仔細看看這封公開信《巡遊車已到××邊緣》,無人車與蘿蔔快跑其實只是一個配角,網約車纔是被炮轟的主角。公開信的前兩條“建議措施”抨擊的都是網約車:

“蘿蔔快跑”被拿出來大做文章,更像是一個輿論噱頭。

但憤怒的出租車司機不知道或裝作不知道的是,網約車司機其實也已經到了身心俱疲的崩潰邊緣。

網約車究竟怎麼了?

今年以來,網約車的負面新聞不絕於耳。

前幾天,廣州交通部門發佈了最新統計,當地網約車司機日均營收從343.34元降至311.63元。

這意味着,一些網約車司機即便是“整月無休”,在未扣除運營成本的情況下月收入也不會超過1萬元。

#網約車司機整月不休也難賺到1萬元#,隨即衝上社交媒體熱搜。

根據媒體報道,即使在一線城市,目前網約車司機的平均純收入基本在6000—7000元左右。

收入減少的背後,是網約車行業的日益擁擠。今年以來,全國已有多地發佈網約車行業風險預警,稱網約車運力已經飽和。

廣州交通部門的數據顯示,從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廣州報備網約車數量從9.74萬輛增至12.12萬輛,註冊駕駛員從12.91萬增至13.85萬,日均訂單量則從14.21單下降至12.22單。

收入就是這麼被越卷越少的。

更何況,網約車司機的這些收入,幾乎都是無福利保障的,該繳的社保還得自己繳。

網約車司機的怒氣和怨氣,一點都不比出租車司機少。

司機收入減少,網約車的乘客是不是受益者了呢?

恰恰相反,乘客也在怒火中燒。

也是在前一段,網約車還有一個負面新聞:網約車司機寧可受熱也不開空調。

進入夏季以來,網約車“拒開空調”“開空調要加錢”引發的爭議不斷。一些地方,由於極端高溫天氣增多,疊加油價不斷上漲,網約車與乘客之間的“空調費”矛盾更爲突出。

輿論對此也很無奈,以目前的收入狀況來看,網約車司機的確“開不起”空調。

而自今年年初以來,“爲什麼網約車總是臭臭的”,也就是“臭車現象”也成爲輿論爭議話題。

當司機的收入無法覆蓋他們的住房支出時,他們只有被迫轉向“車內吃住”,那車能不臭嗎?

武漢出租車司機對“一口價”很不滿,網約車司機的意見只會更大。社交媒體上有很多類似的視頻,當乘客坐上“一口價”叫來的網約車之後,司機一路上對他們冷嘲熱諷,甚至惡語相加。

但至少打車價格下降了吧,難道乘客也不滿嗎?

平心而論,網約車的平峰價格較以往的確有較明顯的下降,但問題是,普通打工人的大部分消費場景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而這一時段的打車價格下調並不明顯。

無論是“拒開空調”,還是“臭車”,都是網約車司機在財務壓力下的無奈應對,而“甩臭臉”則是一種對針對低價的情緒發泄。

但無論如何,乘客就成爲了服務上或情緒上的受害者。

這在輿論上被稱作“底層互害”。

司機不滿,乘客不滿,出租司機也不滿,所以人人都將自己視爲“受害者”。

於是,公衆順理成章地得出一個結論:這背後都是網約車平臺作孽,他們賺走了每一個銅板,然後不動聲色地看着司機與乘客爲了仨瓜倆棗互撕。

這麼說好像也有點道理,不純粹是所謂的反資本情緒,甚至也有數據支撐:目前,網約車平臺的抽成比例普遍都在20%—30%之間。

並且,輿論也不斷爆出平臺變相提高抽成比例的消息。

甚至有人直接質疑“抽成”本身的合法性,呼籲政府國有化平臺。

我想,大部分理性的批評者還是認同“抽成”本身的。商業世界裡,哪裡沒有“抽成”呢?傳統商業、電商、金融等等在經濟中扮演的都是“中間商”的角色,他們的收入都是廣義上的“抽成”。

沒有抽成,就沒有現代世界。

大部分正常人質疑的還是“抽成比例過高”。

但抽成比例多高算是合理?

對此,網約車企業也很委屈。

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

滴滴的財報顯示,2023年全年度總收入爲人民幣1924億元,同比增長36.6%,淨利潤5億,實現年度淨利潤轉正。

雖然首度盈利了,但1924億的營業額,只有5億的利潤,這利潤率怎麼也不算高吧。

數據顯示,滴滴2018年虧損150億元,2019年虧損97億元,2020年虧損106億元,2021年虧損493億元,2022年虧損238億元(含80億元的罰款)。

5年時間,滴滴共虧損了1084億元。

以2023年5億元的利潤來看,滴滴要賺回這筆錢需要超過200年。

有人說了,那是滴滴運營不行,並不代表網約車不賺錢啊。

曹操出行,2021—2023年,分別虧損30億元、20億元和19.8億元,3年虧損近70億元。

成立於2019年的如祺出行,2021—2023年,分別虧損6.85億元、6.27億元、6.93億元,3年合計淨虧損超過20億元。

那又有人說了,這是中國網約車平臺不行。

那我們看看Uber。

自2009年Uber成立以來,很多人聲稱它永遠不會賺錢。

從2017年到2022年,Uber分別虧損22億美元、17億美元、85億美元、68億美元、5億美元、91億美元。

6年虧了288億,請注意,單位是美元。

2023年,Uber盛大宣佈了成立以來的首度全年盈利,由2022年的虧損91億美元轉爲盈利19億美元。

當時國內的新聞標題幾乎都是這樣的:中美兩大頭部網約車平臺雙雙首度實現全年盈利。

但今年一季度,Uber又宣佈虧損了6.54億美元。

未來或許前景光明,但至少這些年,Uber活得很掙扎。

還有一種聲音是,網約車平臺虧損那是他們自己的事,那是他們自己沒本事,爲什麼要乘客和司機來承擔惡果呢?

這話說得其實沒錯。

但我說的重點是,目前爲止,網約車這門生意,誰都是一肚子委屈,從司機、乘客到平臺,沒有任何一個贏家。

乘客或許過去算是贏家,享受了很多便利與優惠,但這兩年他們也受了一肚子氣。

從目前看,網約車就不是一門好的生意。

從今年一季度看,滴滴的經營狀況其實在轉好中,總收入491億元,同比增長14.9%。

更重要的是,一季度滴滴盈利了9億元,雖然相比總收入而言仍不算多,但相比去年全年的5億元已算是大躍進了。

但這個盈利的代價是什麼?

也是在今年一季度,網約車的行業形象幾乎跌至歷史低谷,“臭車”、抽成比例提高的消息都發生在此時。

這說明什麼?或許可以從中得出一個簡單粗暴的結論,只要滴滴試圖提高利潤率,只要滴滴減少補貼額,乘客與司機就會立刻感受到寒意。

甚至可以說,以前之所以乘客覺得網約車是一個好行業,司機覺得網約車是一門好生意,正是因爲網約車平臺不盈利,正是因爲平臺以大幅虧損爲代價大額補貼乘客與司機。

一個行業只要賺點錢,就伴隨着輿論形象的大幅惡化,這還是一門好的生意嗎?

更何況,現在也只有滴滴剛剛有了點微利,其他網約車平臺還處於困蹙悲泣的階段。

滴滴多半也很委屈,我又不是慈善機構,爲什麼就不能盈利呢?

滴滴說得不錯,但現實是,在這個極度脆弱的市場裡,你只要提高一點點利潤率,司機立刻罵娘,乘客立刻投訴。

有人認爲,平臺的盈利時機可能不對。在目前的經濟週期中,司機與乘客各有各的苦痛困窘,平臺在這時候減少補貼追求盈利,勢必會引致矛盾叢生,對企業與行業形象也不利。

這話說得很有道理。

是啊,平臺爲什麼一定要現在盈利呢?

答案是,網約車平臺和你我一樣,也處於大週期中。

這個週期中,風投資本捂緊錢袋,網約車平臺一毛錢也拿不到;這個週期中,平臺的上市籌資難度也更加困難,滴滴、曹操出行都在排隊港股,何時能上市無人知道。

更何況,投資風口已不在網約車平臺。這些年虧掉這麼多錢,行業形象又如此一言難盡,還有誰願意火中取栗。

你還會覺得網約車的盈利時機不對嗎?再不減少補貼,再不盈利,這個行業可能都沒了。

但站在乘客與司機的立場上,此類分析對他們毫無意義。

那就站在他們的角度說說。

介於目前就業市場的整體狀況,當越來越多的就業者涌入網約車行業,每名司機的日均訂單量多半就會下降。

但是,你可以不讓他們進來嗎?連政府部門也只能發一些行業風險預警。

目前,恰恰是這些新司機最需要一份工作,最需要吃一口飯的時候,誰敢下這個“禁入令”?

但不禁入,這個市場就會越來越人滿爲患,即使平臺不打價格戰不調低客單價,從業者的收入只會繼續處於下行線。

有人覺得,這麼分析是刻舟求劍,爲什麼不能有更多的乘客來打網約車呢,爲什麼不可以把蛋糕做得更大呢?

試問,置於目前的公衆收入情況,平臺不下調打車價格,又如何吸引到更多的乘客,又如何把蛋糕做大?

這就進入了一種無法自我掙脫的循環。

下調價格是爲了把蛋糕做大,以容納更多的司機;但恰恰是下調價格,造成了這個市場越來越卷,司機的怨氣越重,車越來也臭,空調越開越少。

這不就是目前正在發生的境況嗎?

更何況,網約車藉助降價將蛋糕做大的受害者,還包括市場份額被傾軋的出租車司機,他們的怨怒在本文一開始也看到了。

這樣看來,唯一的解法就是平臺繼續像過去一樣大額補貼,才能將這個遊戲體面地玩下去。

但這又回到了之前的那個問題:虧損多年的網約車平臺也沒錢了。

你還覺得網約車平臺的經營狀況,和乘客、司機沒有關係嗎?

所有人都在這個脆弱系統裡,所有人都不開心,所有人都是一肚子委屈。

現在,蘿蔔快跑也來了,價格戰又要打起來了,不開心的人要更多了。

網約車,真不是一門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