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未來,養老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將大大緩解養老焦慮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本站財經、本站財經智庫聯合主辦的2025本站經濟學家年會於11月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以新引質 重煥活力”。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表示,面對當前養老問題的複雜性和緊迫性,我們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以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他也分享了對養老金制度、養老資源供需不平衡、以及未來養老模式的深刻見解。
在談到養老成本飆升的問題時,王忠民首先指出,年輕時買房遇到房價上漲,而近年,在步入老年後房價卻下跌了。同時,若工資在近幾年下降,養老金替代率隨之降低,養老金也會減少,這引發了大家養老方面的擔憂。比如考慮到要在養老院養老時,能否支付醫療健康護理服務的費用,就需要社會在養老護理社會化水平提升、技術投入以降低費用等方面努力。
一方面,近年來家庭服務、甚至是養老服務機器人,大量且低成本出現,若其服務比人更細膩,將可能有助於解決部分養老問題;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將原本基於自有資產的家庭管理轉變爲將資產納入社會整體資產管理,以謀求資產平衡和收益,確保這部分現金流足以支持養老。如果這兩個方面能得到足夠的改進,我們相信養老方面的憂慮會得到很大的緩解。
農民工養老問題也是當前養老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儘管社會保障已實現全覆蓋,但農民工參保率低、流動性大導致社保接續困難。王忠民認爲是由於城鄉差別和社會保障覆蓋度不足造成的,可以通過提高社會保障的覆蓋度和有效性,促進社會勞動力的流動和資源的最優配置。企業可在第二支柱企業年金中爲職工提供支持,如盈利企業可拿出部分利潤作爲職工企業年金資產池,或推行職工持股,讓職工獲得股權回報。此外,社會層面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賬戶也應進一步完善,如擴大試點範圍,讓更多城鎮職工參與,逐步提高繳費規模,增強政策普及性和資金規模效應。
關於養老金並軌的問題,王忠民認爲,體制內外養老金的差異需要通過統計數據來準確衡量。他表示,如果在養老金並軌時採取低標準向高標準看齊的方案,這是可以接受的,因爲高標準並未降低,而低標準得到了提升。相反,如果高標準向低標準靠攏,那麼養老金收入必然會減少。
王忠民:養老金並軌後 體制內待遇不會大幅縮水(來源:C位觀察)
在實際實施中,並軌的結果會是低標準向高標準看齊。從社會保障養老金的角度來看,這種調整不具有可逆性,一旦逆向調整,將會引發強烈的人羣反應和社會反應,帶來高昂的社會成本。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雖然名義上實現了並軌,但在實際操作中是否真正並軌。例如,如果低軌向高軌並軌,但爲了減緩操作難度,採取逐年逐步實現的方式,那麼低軌人羣可能並不會立即感受到變化。
此外,並軌後的具體實施情況也可能存在差異。以企業年金爲例,雖然理論上所有企業都可以設立,但實際上只有少數企業設立了。在國有企業內部,也並非所有員工都參與了企業年金計劃。對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我們有相應的職業年金制度,但其內涵和操作方法與企業年金有所不同。原本預計今年會全面鋪開相關制度,但目前尚未看到全面實施的跡象。
王忠民還討論了企業年金的發展面臨的阻礙和突破途徑。他建議,企業應該將企業年金作爲職工福利的一部分,這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吸引力,還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從ESG角度出發,企業盈利應與職工工資水平高度正相關,在社會保障和養老方面,應將勞動貢獻分配向職工傾斜,不僅關注職工本人,還應延展到其家庭成員,提升職工家庭整體保障度。這不僅有利於激勵職工工作,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社會形象,還能形成良性循環,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增加社會稅收和就業率。他還提出了政府在激勵企業參與養老金計劃中的作用,包括降低企業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等政策。
王忠民:建議將結餘的5萬億養老金做實到每個人的個人賬戶(來源:C位觀察)
他表示,原先我們的養老金體系包括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但個人賬戶實際上是空的,資金並未真正到賬。如果將現有的約5萬億結餘資金充實到個人第三支柱的個人賬戶中,那麼這部分人的養老消費將無憂,他們可以使用當前的現金流進行消費。然而,如果將這5萬億資金放回個人賬戶,會導致繳費人數減少而領取人數增加,從而產生當年養老金的收支差額。
針對這一問題,他建議,使用超長期國債的資金來彌補因將個人賬戶資金放入社會統籌賬戶統一管理而產生的資金缺口。這樣做之後,社會統籌賬戶的資金仍然充足,個人賬戶也有了資金,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將更加穩健,消費慾望也會增強。更重要的是,如果家庭養老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勞動者可能會將原本用於應對當下現金流的勞動收入轉化爲創業資金,進而催生獨角獸企業和新的就業機會,爲新的就業者提供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分配,這將帶來深遠的社會意義。
對於年輕人養老焦慮問題,王忠民認爲這源於老齡化和少子化帶來的結構差。老齡化使養老金儲備壓力增大,少子化減少了未來勞動力供給,影響養老金體系可持續性。但他也指出,不必過度焦慮,宏觀政策調整和養老金改革方案將逐步改進制度,同時新技術如養老服務機器人、醫療健康領域的突破等將爲養老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