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預算被砍!5大醫事團體發聲明:盼考量長遠影響
▲近期立法院對衛福部及所屬機關的業務費用進行刪減。(圖/記者謝婷婷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近期立法院對衛福部及所屬機關業務費用進行刪減,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對此,五大醫事團體共同發聲明呼籲,懇請所有立法委員在對預算凍結相關提案進行討論時,務必保留充分的商量與協調空間,若被刪1,000億元補助電費經由協調而恢復,希望114年的醫療院所電價凍漲政策仍可維持。
針對在野黨大砍中央政府總預算,臺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等五大醫事團體今共同呼籲,衛福部及經濟部的業務費用並非單純的財務數字,是國家對全體國民健康與福祉的承諾,懇請立法院審慎考量刪減預算的長遠影響。
臺灣醫務管理醫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去年爭取醫院的電價凍漲政策,緩解醫療機構因電價上漲而承受的經濟壓力,但若經濟部遭刪減1,000億元預算,恐導致取消醫療機構電價凍漲政策,進一步引發醫療成本增加,帶動物價調漲,醫療機構可能需要調漲掛號費以應對虧損,增加全民就醫負擔,最終不利國民健康權益的維護。
本次遭刪減或凍結的預算中,其中健保署信義大樓及健保大樓的裝修預算凍結提案,主要以應改善健保藥價差及排除給付指示用藥爲由進行凍結,臺灣目前實行的藥價差制度,是國內外專家學者公認的最有效益的管理方式之一。
洪子仁表示,要有效解決藥價差問題,政府需妥善規劃補足醫療體系中專業技術費過低的部分,如開刀費、麻醉費等,若有1,000億元健保費額外收入,才能根本性徹底解決目前藥價差的問題,而非單純凍結預算;另外,若被刪1,000億元補助電費經由協調而恢復,希望114年的醫療院所電價凍漲政策仍可以維持,懇請所有立法委員綜合考量國人健康、醫療機構永續發展及社會整體福祉,審慎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