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人牛擁抱:印度對抗西洋情人節的「抱牛節」風波

Twitter網友不斷嘲笑這項「抱牛節」呼籲,並以大量「牛受到驚嚇而攻擊人」的影片,指出當局要民衆「抱牛」的舉動實際上是一個很危險的行爲。 圖/Twitter

「情人節改成抱牛節?印度『不獸控制』的危險呼籲...」2月14日西洋情人節將至,但印度政府想用這一天慶祝別的節日——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2月6日發表聲明,呼籲民衆將2月14日做爲「抱牛節」(Cow Hug Day),以擁抱被印度教視爲聖獸的牛來進行慶祝。當局指出,印度傳統文化在西方影響下逐漸式微,因此希望藉「抱牛節」來「增加個人和集體幸福感」。但這項呼籲,印度民衆是否買單?爲什麼「抱牛節」在推出不到一週後,就閃電撤回?

印度「抱牛節」其實並非傳統節日,而是今年由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的號召,纔出現的新活動。其主要目的,是用來對抗2月14日的西洋情人節,動物福利委員會的聲明表示,「抱牛」既有益民衆情緒,又能提振印度本地傳統文化,不被西洋文化淹沒印度教傳統——因此,政府呼籲民衆在2月14日這一天,不是擁抱情人,而是去擁抱牛。

在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的聲明中,寫着:「牛是印度文化和鄉村經濟的骨幹...如母親般提供營養、使人類富庶」等等,接着話鋒一轉,聲稱在西方文化來襲之下,印度傳統的「吠陀」(Vedic)文化式微、被人民遺忘,因此呼籲印度民衆以在2月14日「抱牛」的方式來增加個人和集體的幸福感。

印度常見的「印度瘤牛」在印度教文化中,被視爲神聖和大地的象徵,是印度教三相神當中,溼婆(Shiva)的座騎,擁有崇高的地位,也因此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區都禁止屠宰和販賣牛,佔印度人口80%左右的印度教徒更認爲殺牛或食用牛肉是一種罪惡,在印度當地經常能見到沒有主人的牛在街道上行走漫步,車輛則會小心避開、以免撞傷神聖的牛。

牛在印度教中被視爲神聖的象徵。示意圖,非印度抱牛節。 圖/美聯社

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提出的「抱牛節」呼籲,背景來自1990年代印度經濟自由化以來,許多年輕人接觸西方文化,即使本身是印度教徒,慶祝印度教節日之外,也經常慶祝西洋節日、舉辦派對等等。情人節也是印度年輕人常見慶祝的節日,因而當局做此呼籲,想要用「抱牛節」來取代情人節的,但是在印度網友眼裡,卻宛如一場笑話。

社羣網路出現大量嘲弄「抱牛節」的迷因,例如諷刺圖文、或是發佈有人試着想抱牛,結果牛嚇得逃跑或是攻擊人的影片,例如印度記者波思(Adrija Bose)在Twitter諷刺寫下:

「我沒辦法決定2月14日我要抱哪隻牛。」

另一名印度媒體人普拉薩娜(Pooja Prasanna)則不忘提醒:

「在你抱一隻牛之前,要先取得對方同意啊!」

印度網友與媒體不斷的嘲笑這項「抱牛節」呼籲,並以大量「牛受到驚嚇而攻擊人」的影片,指出當局要民衆「抱牛」的舉動實際上是一個很危險的行爲。

結果,「抱牛節」的呼籲僅僅推出不到一週,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就又就發佈聲明表示,依據主管機關漁業、畜牧業和乳業部指令,撤回2月14日慶祝「抱牛節」的呼籲。

示意圖,非印度抱牛節。圖爲印度的牛車大賽。 圖/路透社

「抱牛節」雖被撤回,但爲何一開始印度當局會做出這樣的呼籲?

回顧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2014年上臺之後,印度教活動便增添了濃厚的政治色彩——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乘着民族主義熱潮上臺,自命印度教傳統的捍衛者,例如在2014年莫迪競選時,大肆批評前任政府任內增加牛肉產量、將之稱爲「粉紅革命」並承諾結束牛肉生產。

而在莫迪政府上臺後,各項強調印度教傳統的施政及呼籲屢出不鮮,關於牛的政見也所在多有,像是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BJP國會議員賽尼(Vikram Saini)2017年競選時,曾公開表示:「我承諾,我會把那些不把牛看作母親的人的手腳打斷、殺死他們。」

此言旋即在印度國內引發批評,鑑於印度針對女性及少數民族的暴力行爲頻傳,批評者痛批BJP政府存在雙重標準、重視牛勝於弱勢族羣、直指莫迪政府在保護女性與弱勢的方面做的遠遠不夠。

事實上,莫迪上任以來,面對經濟成長停滯、社會問題不斷的局面,他爲自己解套的方式,便是號召保守派印度教徒、排斥打壓天主教、基督教和穆斯林等等占人口少數的異教徒(天主/基督徒佔印度人口2%,穆斯林佔14%),藉以讓民衆的注意力從經濟問題轉移。

示意圖,非印度抱牛節。 圖/路透社

示意圖,非印度抱牛節。圖爲印度的乳牛。 圖/路透社

在政策催化之下,極右翼的印度教徒對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攻擊事件不斷髮生,而西洋節日也成爲極端印度教徒的眼中釘——包括聖誕節與情人節。

梵蒂岡在2021年曾指出,印度在該年度聖誕節期間,各地發生多起襲擊教堂的事件,例如哈里亞納邦(Haryana)的神聖救世主天主教堂的耶穌像遭人打碎、阿薩姆邦(Assam)的聖誕慶祝活動被闖入破壞、北方邦的激進印度教徒焚燬聖誕老人像,並指責向小朋友分發禮物的傳教士在宣傳基督宗教。

《半島電視臺》報導,近年情人節之時,也有許多極端印度教團體襲擊商店、焚燒情人節賀卡及禮品、將牽手過節的情侶趕出公園和餐廳,以及指責情人節是「宣揚濫交」的節日,當中甚至有很多攻擊是針對女性而來,許多印度教團體自認這樣的行爲是「重申印度教身分」。

不過,雖然「抱牛節」被印度民衆大加嘲笑,但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在聲明中提到的「抱牛有益情緒」,在美國真的有農場提供類似服務,讓參觀遊客擁抱馴養的牛隻——只是,這樣的活動僅限能夠確認安全的場合與訓練過的牛隻,絕非任意去擁抱眼前所見的任何一隻牛。

而「抱牛節」也不是莫迪政府第一次因爲與牛有關的政令挨轟,2021年莫迪當局任內成立的牛保護機構Rashtriya Kamdhenu Aayog(RKA)推出「牛科學」考試,參加考試的對象從小學生到社會大衆均可,目的是「增進大衆對牛的好奇心」,然而長達54頁的考試指南卻引爆爭議,《衛報》報導當中有許多未經科學實證的說法,例如宣稱大規模屠宰牛會造成大地震、牛糞可防輻射、以及宣稱印度本地牛生產的牛奶品質是世界第一,遠勝外國品種的牛奶。在批評如潮下,RKA纔不得不宣佈無限期延後舉行「牛科學」考試。

示意圖,非印度抱牛節。圖爲印度的牛羣。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