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升豪當爸媽靠山

溫升豪定義的孝順,是不讓父母擔憂。(陳俊吉攝)

溫升豪(前排右)感謝爸爸讓他和哥哥從小在安穩家庭環境中成長。(資料照片)

掃QR Code看「孝親獎」相關活動訊息。

第3屆「孝親獎」開始了,《中國時報》將陸續邀明星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並呼籲大家「行孝一定要及時」。戲劇男神溫升豪定義的孝順,是不讓長輩擔憂,「把自己的部分做好、努力不讓父母擔心。」他坦言過去求學過程難免讓父母擔心他的課業、覺得他叛逆,「慢慢長大後,找到我的人生方向後,就不讓父母擔心了。」

溫升豪分享實踐孝順方式,就是把本分做好、家庭顧好,因爲他爲人夫、爲人父,不再只是純粹兒子角色,他深知父母最希望的就是他把家庭照顧好,因爲父母讓他從小在安穩家庭環境下長大,「他們對我的要求、期待也不過爾爾。」

家是永遠的避風港

他回憶成長過程中,爸爸對他講過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家裡是你永遠的避風港」,「我爸爸說,家裡不差一雙碗筷,在外不如意,隨時回來吃飯。」這段話對他很受用,讓他知道就算在外闖蕩、受了滿身傷,回頭仍有避風港可以療傷取暖。

他今年5月帶爸媽和哥哥全家人一起去東京玩,其中只有從東京到富士山那一段開車,其他時間爸媽都很開心跟着他們一起搭地鐵,「我滿開心父母還能走動,跟着我們搭地鐵,疫情前爸爸就這樣跟我們拖着大包小包行李搭地鐵,他說很懷念那種感覺,所以今年還是一樣,我自己都很累,但老人家很開心。」

他很希望趁着父母還能走動時帶着他們多走動、增加回憶,「希望每年都要有一次全家度假旅遊。說白一點,這樣的機會只會遞減,趁他們還能走動時,我也想要多陪他們。尤其祖孫三代一起在異國,感情會更貼近更親近,家人之間的感覺更黏,因爲我們長時間沒住在一起,我和哥哥都開枝散葉、有各自家庭,但到了到異國,彼此眼中只有對方、只能依靠對方。」

溫升豪坦言,度假時,「哥哥與我這弟弟變得強大,尤其我被需要的感覺很強,也讓他們感受到這個家裡最小的兒子能在外面做一些事,讓他們知道我真的長大了。前幾年出國時就有這種感覺,這3年父母更衰老,這次出國更有感覺,從一開始的訂票、訂房到後來在外面餐廳點餐、遇到住宿房務問題,都是我決定。」

他說,「臨時遇到什麼挑戰,例如自駕時迷路上錯高速公路,當他們都很緊張時,雖然我也不熟,但我相對穩定,成了他們的定海神針。小時候我是最小的兒子,但出國旅行到了異地,我好像變成團長,樂於照顧每個人,他們的需求是我在處理,我在決定很多事」。

溫升豪的父母多年前搬回屏東老家居住,過着減法生活,與自然合而爲一,他與哥哥則分居臺北、高雄,家人長期各過各的生活,尤其他與哥哥各自成家立業、開枝散葉10多年,他說爸媽早有自己的生活節奏 ,不會特別要求孩子要幹嘛,過得很自在,彼此都很尊重而不會干涉對方生活。

他慶幸自己的人生應該不曾讓父母傷心失望,不過他小時候功課不錯,爸爸對他的期待是希望他讀建中、考臺大,「我的腦袋應該是可以讀建中、附中或成大,但後來高中聯考數理考太爛、吊車尾上,爸爸希望我重考,但我堅持不重考、有點忤逆他,可能當時有讓他覺得失望。」

演戲發揚客家文化

談及讓父母最驕傲的一刻?他說,「10多年前開始工作穩定,他們還滿開心,有些作品被看見、大家耳熟能詳,成爲茶餘飯後的談資。尤其2008年主演《大將徐傍興》,徐傍興是臺大醫院首任外科主任,也是美和中學創辦人,而我的家族也是客家人,在屏東是望族,叔公是屏東立委、也曾是美和的董事長、校長,感覺演這部劇好像跟這家族有連結。」

他提到,雖然當時沒有大紅,但對鄉里的意義不同,「爸爸當時很開心我的演出讓客家人在臺北也逐漸被重視、讓客家文化被看見,有種光宗耀祖的感覺,讓他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