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筆記】張馨潔/竈下寫就的女書

掀開鍋蓋,霧白的蒸氣漫散,食材被燉煮的香氣飄出,當霧氣消失,菜色與眼前同吃一鍋飯的人們就此清晰了起來。這樣的時刻有如人生的轉場,一日三餐,晝更夜替,日子在揭開鍋蓋盛裝飯菜之間,一日復一日的向前。

張郅忻最新長篇小說《秀梅》(遠流出版),二十一道菜,六個竈下,菜色一道道上桌,吃飯的場景與家人轉換着,這是一段客家女子掌廚的生命史。

養父於竈下殺雞,劃開雞脖浸過滾水再拔去雞毛,取出內臟,整隻雞被菜刀剖成兩半後再切成塊,加入鹽與姜煮成雞湯,端至養母的病榻之前。未能喝下那最後一口湯,養母便因病過世,養父手中的雞湯墜地,湯碗應聲碎裂。尋常的艱苦人家連悲傷也沒有呼天搶地的餘裕,養父喊來秀梅兩人沉默的分食這一鍋雞湯,若再不吃,難得的佳餚就要涼了。養母過世那日,秀梅第一次嚐到雞腿肉的滋味。

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擦乾眼淚飯要吃,生活還是要過,作者對於兩人心理狀態無多着墨,也無須多着墨,讀者自能同感其中對於生命、貧窮的無奈,自生至死離不開的一縷鼻息、一口飯菜、一碗湯。

秀梅五歲成爲童養媳,住進楊梅山上經營茶園的養父母家。養父的責打總是毫不留情,書中第三道菜是「竹修仔」,秀梅洗碗摔破了碗盤躲至竹林不敢回家,放養的鴨子少了一隻慌得魂不守舍,就像小說裡講的「竹修仔一點也不好食,但她卻不得不食落去」,曾經有機會上日本小學也被養父否決,門邊的竹修仔彷彿狠狠瞪着她,讓不識字成爲秀梅的遺憾。

不識字的女性,生命史該如何書寫?數十年之後,孫輩張郅忻決定用料理串起秀梅阿婆的故事。她的筆下,廚房是父系社會之下女性生活的重心,踏進廚房如同阻絕其他生命的可能性,同時廚房也因此發展成屬於女性與母性獨有的空間或者語言。當秀梅回到老家,母親出來相迎,一句「食飽吂?」將她帶入屋內煮上菜脯糜,準備開飯,有什麼話等肚腹溫飽再說。秀梅當使女時寄宿主人家,帶着母親醃漬的醬菜配冷飯,也得着一些撫慰。

小說中與血淋淋的宰雞過程最相似的是女性的生產,生男孩坐月子有麻油雞補身,奶水充足,第二胎生女兒,秀梅吃了半個月的燒酒雞,第三胎再生女兒,則全然無燒酒雞可食,營養不足之下只能煮糜代替奶水喂嬰兒,幸而養父殺了一隻雞帶來給秀梅,告訴她養母就是沒有做好月子才離世得早,成年之後的女性雖不用再吃「竹修仔」,但隨菜餚吞進胃裡的還有辛酸與疼痛,還是要在竈下無人之處揩去眼角的淚水。

篇章裡的白米飯,茶米茶、藠仔、米粉湯、豬肉水、印尼泡麪等,都不是宴席大菜,而是每日飯桌上的家常料理,家族隨着秀梅開枝散葉,加入不同的飲食習慣與文化元素。以物以食爲記,串起數代人生的寫法是寫作設計上的亮眼之處,全書以菜色爲篇名,行文過程不流於生硬的食譜紀錄,用筆素簡純厚,這是擅長家族書寫與族羣書寫的作者,繼《織》、《海市》、《山鏡》三本客途小說之後的第四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