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館愈開愈多 史料典藏卻無處去

「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執行長、《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現承接紀州庵經營,她指出,「文學的記憶不能只在數位雲端,或只做活動推廣,史料可看出版本流變、是研究基礎,但典藏需龐大資金,民間做很辛苦,尤需政府幫忙。」

超過30年曆史的《文訊》深獲文壇倚重信任,許多老作家主動捐獻手稿、照片、藏書,至今收藏2萬多份作家照片、手稿與10萬冊書籍期刊,爲民間收藏史料最豐之處。

但目前這批珍藏存於辦公室的開架圖書室內,無恆溫、恆溼的專業環境,封德屏10年來籲請政府成立「臺北文學館」,提供妥善保管史料的典藏空間,然現在眼看其他館舍紛紛成立,這批史料卻依舊無路可去。

尤其今年5月文化局甫動工的「臺北城市博物館園區」裡終於規畫臺北文學館,卻定位是「數位文學館」,以多媒體展示爲主,令業界錯愕。

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表示,「典藏是複雜的公共政策議題,牽涉空間、預算、文物的運用和管理等,需要更長的思考,而且民間力量也要出來,不能只靠政府。」等於又把問題丟回「民間」。

劉維公強調,臺北現不僅有多個文學館舍,加上臺北文學季、臺北詩歌節、駐市作家等活動規畫,軟硬體兼備。他表示臺北數位文學館也會以數位掃描等方式保存史料,「我終極希望做典藏,但政策目前還沒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