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最新指南:不建議用「非糖甜味劑」控制體重/減肥

第405篇原創文章

5月16號晚上22點(是的,就是這麼晚),新華社官微突然發佈了一條消息(見下圖),文末赫然四個大字:轉發周知!

我麻利兒去WHO官網下載了指南全文,認真學習了一下……

WHO的指南建議了什麼?

整部指南一共90頁,核心內容其實非常濃縮,就這一句話:

WHO不建議使用非糖甜味劑(NSS)來控制體重或降低非傳染性疾病(NCD)的風險。

WHO指南適用人羣都有誰?

這個指南的適用人羣範圍有點兒廣,除了已確診患有糖尿病的人們,其他人都屬於指南適用人羣。指南里是這樣具體聲明的:

本次“不推薦使用NSS的建議”適用於除糖尿病患者以外的所有人,包括任何年齡的兒童、成年人、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等。

將糖尿病患者排除在外的原因,並不是因爲NSS對糖尿病沒有影響,而是因爲糖尿病沒有被包含在本次研究中,畢竟本部指南的目的,並不是對已經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做疾病管理相關指導,而是對大衆做健康飲食及體重控制的宣教指導。所以,任何單純針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並沒有被納入。而對於既包含糖尿病患者又有非糖尿病人羣的“混合人羣”研究,也將糖尿病作爲潛在的混雜特徵進行了控制。

WHO指南的其它部分都在說什麼?

指南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說明該建議產生的背景和理由,基於對現有證據的系統性回顧結果,認爲:

使用NSS不會對降低成人或兒童的體脂產生任何長期益處。

即便在某些短期臨牀試驗中觀察到使用NSS可以幫助體重和BMI小幅度下降,但目前沒有高質量證據證實長期使用NSS對減重或減脂有益。

長期使用NSS可能對健康產生潛在的不良影響,例如:增加成年人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風險。

有限的證據表明,在懷孕期間使用NSS可能對增加早產風險存在潛在的不良影響。

此外,指南還提出:

本次的建議不適用於含有NSS的個人護理和衛生產品(如牙膏、護膚霜和藥物等)。

本次的建議是「有條件推薦」——證據的確定性效力不高,還有待更多高質量的研究證據。

哪些甜味劑屬於NSS?

WHO指南里的非糖甜味劑NSS,顧名思義就是不屬於糖(也就是不屬於碳水化合物)類家族的「非營養性甜味劑」。之所以稱之爲「非營養性甜味劑」,是因爲它們不提供能量(卡路里)或者提供的能量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計。這裡麪包括了人工合成的、天然存在的、以及經過化學改性的。

常見的NSS的家族成員有:糖精、安賽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愛德萬甜、甜菊糖苷和其它甜菊糖衍生物等。

讀到這裡,可能會有朋友問:那木糖醇、赤蘚糖醇這些「代糖」屬於NSS嗎?

兩個小知識點:

能夠製造甜味的添加劑,都屬於「甜味劑」。不僅包括上述NSS類,也包括了果糖、蔗糖、葡萄糖這類會給身體輸入卡路里的遊離糖(也就是“真糖”),以及木糖醇、赤蘚糖醇這類「糖醇」類。

「糖醇」屬於碳水化合物,它們和遊離糖都是碳水這個大家族的成員。這也是它們不被列入NSS的原因——它們會提供能量(卡路里),只是比遊離糖的能量更低一些。在既往的推文中,有關赤蘚糖醇的那篇裡,就跟大家說過,赤蘚糖醇並不是零卡路里的,只是它能夠產生的熱卡值非常低,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大家在各種使用甜味劑的產品廣告、朋友圈文案、KOL文案等地方看到的“代糖”,其實是個比較“模糊”的稱呼。是民間習慣性將替代添加糖(即遊離糖)的甜味劑統稱爲了“代糖”,不論它們是否會在身體內產生能量。

看完這兩個小知識點,是不是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如何更簡單直白地理解WHO指南?

直白翻譯一下WHO指南,就是:別指望吃“代糖美食”或喝“零卡小甜水”能不長胖,沒戲!更別指望靠它們減肥,更沒戲!

在既往的推文裡,我也跟大家科普過NSS已經被發現的一些問題/弊端,比如:

它們能像“真糖”一樣對大腦獎勵中樞產生甜味愉悅感刺激,讓身體並不能真正感到“滿足”。因此,會促使我們對無論有無甜味的食物都更渴望,導致我們吃更多的食物、長更多的肉!

它們會改變口腔和腸道菌羣的類型、數量和活性,從而影響我們的糖代謝和胰島素敏感度,導致血糖升高。

它們還會讓小鼠焦慮,讓小鼠的兒子和孫子也就是祖孫三代都焦慮……

當然,這些證據應該都在WHO指南的參考文獻列表裡。

還能吃喝無糖食品嗎?是不是應該吃“真糖”?

WHO這個指南頒佈以後,我看到不少科普作者已經紛紛發表了各自的看法。有認爲證據級別低,根本無需恐慌的。也有認爲從此就應該杜絕甜味劑的,無論是營養性甜味劑還是非營養性的。

在表達我個人觀點之前,先分享WHO營養和食品安全司司長Francesco Branca的一段話:“NSS不是必需的飲食因素,沒有營養價值。人們應該從生命早期開始完全減少飲食的甜度,以改善健康。”

非常認同!

WHO這次的指南,既然證據級別低,爲何還要隆重推出建議呢?就是因爲全球的超重肥胖率正在井噴式增長!超重肥胖所導致的醫療負擔,在未來的日子裡,一定會產生強大殺傷力,無論對於個體、家庭、還是國家。

既往,因添加糖(也就是真糖)攝入過多帶來的體重問題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此後,各種低卡/零卡甜味劑應運而生,並一度成爲人們“健康吃甜,享甜不胖”的新希望。

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有鴻溝,一如當初使用反式脂肪酸替代天然黃油的故事結局。低卡/零卡甜味劑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正在伴隨着它們用量的增大而逐漸浮出水面。

很多朋友以爲只有小甜水裡使用了NSS。事實上,市面上很多加工食品都添加了低卡/零卡甜味劑。有些食品單純使用糖醇類或NSS,有些是糖醇+NSS,有些是NSS+遊離糖,還有些則是糖醇+NSS+遊離糖。細心的朋友只要注意閱讀各種加工食品的配料表,就能一目瞭然。

這意味着什麼呢?我們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經由加工食品攝入了一定量的低卡/零卡甜味劑,雖然我們並沒有喝各種零卡小甜水。

當然,我們攝入的量或許並不多,都是在安全攝入劑量範圍內。

但是!請不要忘記:甜味劑的使用目的,就是爲了讓食品的口味更加美好!因此,不論加工食品中使用的甜味劑到底是真糖還是代糖,最終都會因爲口感宜人,而容易讓我們更想吃和吃的更多——最終結局,就是讓我們經由這些食品攝入更多的卡路里,從而越來越胖。

更何況,無論真糖還是代糖,隨攝入量增加而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都有可能會在不斷升級迭代的研究中被發現:原以爲可能有點兒糟糕,沒想到其實可以這麼糟糕!

綜合以上,我個人的態度是:

不論何種甜味劑,無論是否產生卡路里,不論是真糖還是代糖,我們都要抱着一顆警惕/敬畏的心來對待它們:可以少量/偶爾接觸,但不宜大量/頻繁攝入。

生命早期1000天,至關重要。孕媽媽和孩子們,尤其需要控甜,不論這份甜蜜來自真糖還是代糖。

千萬不要盲目追隨某些當下流行的觀點,一方面它們可能來自非專業人士,非常碎片化、沒有全局觀。另一方面,它們可能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再過幾年就會被更新的證據推翻。一旦被驗證爲“黑名單”,後悔是來不及的……

反正,我個人是不準備放肆攝入甜味劑的,無論是真糖還是代糖,雖然偶爾爲之無妨~

—— 全文終 ——

(文中用圖來自網絡)

記得給公號加 ⭐️星標哦

遂謙碎碎念

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

小屋主人簡介

劉遂謙:澳洲DAA認證註冊執業營養師(APD),中國營養學會認證註冊營養師,澳洲DAA及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悉尼大學臨牀營養學碩士研究生(MND),同時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兒科營養研究生課程證書,臨牀營養師,科普工作者,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關愛孕產婦健康公益活動專家團成員,北京健康管理協會營養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Krause營養診療學》等譯著的翻譯委員,衆多雜誌及媒體營養專欄作者,曾主編過五套母嬰類圖書,著有《寶寶餵養7堂課 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一書。17年面對臨牀老幼孕產病患,認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醫者幫助和療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們一起努力。

個人微信公衆號平臺:Liu_suiqian

參考文獻:

Use of non-sugar sweeteners: WHO guideline.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73616

WHO官網.“WHO advises not to use non-sugar sweeteners for weight control in newly released guid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