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你就必須聽我的嗎?」父母與孩子最好的距離:擺脫以愛為名的支配,把「課題」還給孩子

如果要填幼保科,只能放棄高分,降讀選私立高職。私立學費高昂、幼教出路起薪低,都讓你憂心不已。

你是父母,會給孩子怎樣的建議?

我的妹妹,就是那個高中不小心考太高分的人,在完全無法反抗的狀態下,乖順的服從了父母的安排,一路唸了資訊領域到大學畢業。

大學畢業後,她沒進竹科上班,卻是到私立幼兒園任職,因爲沒有相關背景,也非相關科系,薪水待遇極差,甚至懷孕即將臨盆,過年前1周被惡意解僱。

後來,她又花了4年的時間,邊上班、邊照顧小孩,邊再讀一次大學,補足幼保學分和學程,經過多次教師甄試考試,終於順利進到公立幼兒園服務。

因爲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受苦,我妹多花了20年,才終於走向她夢想中的道路。

每個爸媽都希望孩子好,但孩子的未來,我們真能全權負責嗎?我們想到要的人生,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

即便孩子當下順從了我們的安排,但這份以愛爲名的枷鎖,會不會讓原本可以翱翔天際的孩子,成了斷翅的天使?

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我們更要學習「自由自在」的隨心所欲。父母該學,孩子也該學。

《岸見一郎的人際自在學》中,有一章特別分享親子間的相處之道,我覺得特別有感,其中3個關鍵,和你分享:

①   擺脫以愛爲名的支配

現代人生的少,和孩子關係比起過往社會都來的緊密。但如果愛太深,親子之間的連結就會變得過於緊密,孩子沒辦法脫離父母,父母也無法放開孩子。

明明孩子沒有拜託自己,但很多父母卻忍不住對孩子的課題指手畫腳,堅信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好。

請記得,對於孩子應該自己負責的事情,父母絕對不可以插手干預。如果父母不鼓起勇氣放手,孩子就學不會爲自己的人生負責。

「守護」指的是在旁邊看着就好,而不是出面干預,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

明明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例如考試前還在玩電動,因爲太擔心孩子會失敗了,要父母完全不插手或多嘴,絕對相當困難。

《岸見一郎的人際自在學》提醒我們,如果這個失敗可能會引發致命的後果,介入阻止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是其他情況,父母就必須具備守護的勇氣。

親子間唯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孩子纔有辦法從失敗中學習。

多數親子關係的衝突,都來自於父母把孩子的課題當成自己的課題。

例如孩子不願意去上學,這是誰的課題?通常父母都會比孩子還要焦急恐慌,不知所措,甚至苛責自己做得不夠好。

請記住,去不去學校是孩子的課題,不去學校成績就會下滑,後果和責任由孩子承擔,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影響到畢業的權益。

不管怎麼樣,去不去學校都不是父母的課題。

但是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岸見一郎的人際自在學》提醒我們,請記住:這是孩子的課題。

但是也務必先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打斷或批評孩子所說的話,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願意聽他們把話說完,自然願意和父母溝通。

我深愛我的孩子,但我也正在學習建立「不要太愛」的健康連結關係。

期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陪伴守護下,自在展開天賦的翅膀,翱翔出自己的一片天!

【延伸閱讀】愛因斯坦竟然是渣男?維多利亞女王從小被PUA?那些你不知道的歐美近代史!

【延伸閱讀】認真讀書的你根本就搞錯了!明明很努力,爲什麼考試結果就是不如人意?

【延伸閱讀】爲什麼青春期孩子變那麼難溝通?《轉念,就會有奇蹟》給父母:3步驟改變自己,就能改變溝通!

【延伸閱讀】爲什麼學習那麼努力卻記不住?越學習爲何越焦慮?你該認清的殘酷事實:學習沒有「用」

--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贊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Podcast:失敗學。學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