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空間站“天宮一號”與國際空間站對比

人類歷史上一共建造了十幾個空間站,目前在軌運行的只有兩個。一個是1998年開始建造、2010年完成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另一個是2020年開始建造,2022年完成建造的中國空間站。2022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宣佈,“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中國空間站(China Space Station,縮寫:CSS,又稱:天宮空間站 )是我國建成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中國空間站軌道高度爲400~450千米,傾角42~43度,設計壽命爲10年,長期駐留3人,最大可擴展爲180噸級六艙組合體,以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

2024年國際空間站就要退役了,到時候中國空間站將是浩瀚太空中唯一的存在。那麼國際空間站在技術上和中國的空間站有哪些區別呢?

從重量上來看,國際空間站總重量約420噸,中國空間站完全建成之後總重量約180噸。

從有效載荷來看,國際空間站最多可容納6名航天員,中國空間站正常容納3名航天員,在交會對接階段可臨時容納6名航天員。

從體積上來看,國際空間站寬109米、長73米、高20米、內部容積916立方米,相當於一棟七層樓高的小型體育場。中國空間站目前還不是最終形態,具體體積不明。但是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圖片中來直觀對比一下兩個空間站的大小。

左邊是國際空間站,右邊是中國空間站:

從上面這張圖片上來看,中國空間站的體積大約只有國際空間站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國際空間站之所以看上去那麼大,主要是因爲其展開的太陽能電池板佔比很高。

如果我們把國際空間站和中國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板都去掉,就會發現國際空間站並沒有比中國空間站大到哪兒去,如下圖所示:

國際空間站是由多個國家和機構合作建設和運行的,具有更強的國際合作能力和影響力。

國際空間站已經運行了20多年,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數據,對太空環境和人類生理變化有更深入的瞭解。

國際空間站擁有更多和更先進的科學實驗設備,可以進行更廣泛和更深入的科學研究,涉及生物、物理、天文等多個領域。

國際空間站正在開展新一代空間反應堆和電源系統的研製工作,以提高太空航天器的能源效率和安全性。

我國的空間站在技術上比美國的空間站要先進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我國的空間站是完全獨立自主發展的,體現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具有更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榮譽感。

我國的空間站採用了T字構型,可以實現多個艙段之間的靈活連接和轉換,提高了空間站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我國的空間站安裝了霍爾電推發動機,可以大幅減少推進劑的消耗,提高了太空航天器的能源效率和壽命。

中國的空間站配置了巡天號光學艙,一個口徑2米的望遠鏡,可以進行更高清晰度和更廣視角的天文觀測和探測。

我國空間站在總體規模上不及國際空間站,這主要是在建設思路上按照符合中國國情,綜合當前需求和耗費等因素,採用規模適度、留有發展空間的思路,既可以滿足重大科學研究項目的需要,又同時具備擴展和支持來往飛行器對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