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有民營經濟主體數量超1.8億戶 10餘年間增長超4倍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寇佳麗
11月6日,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獲悉,截至2024年9月底,我國實有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086.48萬戶,佔經營主體總量的96.37%,同比增長3.93%,10餘年間增長超4倍。其中,民營企業5554.23萬戶(同比增長6.02%)、個體工商戶12532.25萬戶(同比增長3.03%)。
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爲民營經濟主體數量的增長助力良多。2023年7月份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圍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多項具體措施。同年1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今年10月10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門戶網站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出臺,及時迴應了民營經濟主體的關切和利益訴求,爲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成長壯大提供了更加寬鬆和便利的外部環境。”
消費升級擴容、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爲民營經濟主體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長期以來,數字平臺促進了民營經濟主體與消費者、供應商的高效互動,爲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新商業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金融機構不斷推出針對民營企業的融資產品和服務,如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爲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融資選擇。同時,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能夠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獲得資金支持。這些變化也都利好民營企業的整體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指出,近年來,民營經濟服務業實現了規模和數量的快速發展,成爲點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從行業分佈看,以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爲代表的服務業集中了大量的民營經濟主體,佔本行業經營主體的比重分別爲99.20%、99.09%、97.97%和97.38%。
劉春生表示:“民營經濟主體經營靈活性高、市場敏感度高,具備向服務業紮根的顯著優勢。民營經濟主體通常更加貼近市場和客戶,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客戶的需求和市場趨勢。它們通過與客戶的直接接觸和溝通,瞭解客戶需求和反饋,及時調整服務策略,從而更好提高客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