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你給了我好時光,我回饋你好風光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裡,“家鄉”的概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曾經,家鄉就是一個人出生、生活和老去的地方,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往遠方;而如今,家鄉成了讓人思念卻難回去的地方,因爲人人都去了遠方追尋理想。但不管走多遠,沒有家鄉,就沒有前方。

一個人和家鄉的關係,必然涉及到兩個角度:家鄉給了你什麼,你又回報給家鄉什麼。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敘事就是從這兩個層面出發,展現不同職業、經歷和身份的人,與家鄉之間難以割捨的那份情感,因爲曾經被託付,所以甘願爲之付出。

《北京好人》中的張北京,哪怕已經在首都定居了幾十年,但永遠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和表舅等小夥伴玩耍的時光,就像他愛吃的奶糖,那是他人生最美好的記憶,所以他捨得拿出買車錢,給表舅看病。《回鄉之路》中的喬樹林,被鄉村老師撫養長大,受到奉獻精神的感召,也將自己的所有努力和財力回饋給村子。而《天上掉下個UFO》中的黃大寶,因爲村子裡有他深愛的姑娘,所以要發明“外星人”來連接起這份姻緣,也連接起家鄉和外界的通道。

回饋家鄉的方式,更是電影着力表現的地方。《最後一課》中,當範老師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只記得在村子上最後一課的情景,他那些曾經的學生,齊心協力模擬過往的一幕,過去和現在對比的一幕幕畫面,讓我們看到了家鄉改天換地的模樣,催人淚下。《神筆馬亮》中,從山村走出來的畫家馬亮,看到老家的年輕人都走光了,決定瞞着媳婦回鄉扶貧,把家鄉變成一個美好的地方,重新召回出走的遊子,他描畫的是風光,更是偉大的心靈之光。

《我和我的家鄉》集結了9位導演,百位演員,來完成這份家鄉情感的渲染。五個故事出自不同的創作者,但保持了一致的基調——有笑有淚,笑中帶淚。敘事的細節是喜劇式的,每個故事的主演都是當下最具實力的喜劇演員,葛優、範偉、沈騰、徐崢、黃渤......他們長期以來爲觀衆所喜愛的表演魅力,讓銀幕始終處在鮮活靈動的氛圍中。而故事的主題又是嚴肅動人的,在家鄉變化的背後,是無數平凡人的默默付出,是他們守護着家鄉的初心,讓家鄉不再成爲遠方的對立面,而是通往遠方的起點。

這幾年主旋律片越來越好看,逐漸擺脫了曾經僵硬說教的風格,更能從觀衆接受的角度去講述故事、抒發情感和表達立意。因爲主創者本身就是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力軍,是當下最具才華的一批電影人,他們的優勢就是懂得電影傳播的規律,懂得藝術與商業的關係。從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到今年的《我和我的家鄉》,不僅讓人對國和家有了更大的自豪感,也對電影多了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