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紀不大,怎麼會罹患失智症?
「我年紀不大,怎麼可能罹患失智症?」四十九歲林先生在確診罹病時,瞬間世界天崩地裂,心想着「如工作不保,沒了收入,如何支付房貸、車貸、孩子教育費?」,原本是經濟支柱,卻成了拖垮全家的罪人。爲了保住工作權,不敢公佈病情,就只能做一天,算一天。
中山附醫失智症共照中心副院長郭慈安表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生命鉅變,有如迎來急轉彎,原本正值人生巔峰,收入突然中斷,身陷絕望泥沼。現有長照及社福政策以高齡失智者爲主,而年輕失智者不符合申請低收資格,也無法獲得合適的支援服務,身處社福邊緣,幾乎沒有容身之處。
郭慈安表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常被延遲診斷,通常花二至三年才能確診,錯過了保住工作的黃金時間。勞動部雖有「推動職務再設計服務計劃」,協助失智者就業,保障工作權益,推動失智友善職場。但事前個管師評估協助的時間約需六至九個月,費時費力,令不少患者放棄,直接離開職場。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大衆普遍認爲失智就無法工作,但輕度病程階段只要經過認知功能訓練,利用「職務再設計」簡化工作流程,仍可以讓年輕型失智者發揮能力,做好工作。
郭慈安說,年輕型失智者渴望保住工作權,但又怕被貼標籤,多半不敢說出口,但他們也是身心障礙者,應保有一樣的就業權益,擁有工時彈性、照顧者支援方案。呼籲政府應該建構一個安全的防護網,才能讓高風險族羣勇於接受診斷及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年輕型失智者最開始症狀並非健忘,而是憂鬱、個性及情緒改變,郭慈安表示,收治近百名年輕型失智者,幾乎都是如此,例如,林先生在確診前兩年,就有異狀,工作屢屢出錯,常需同事人提醒,才能完成任務。再者,情緒容易暴躁,容易發脾氣,但他與家人卻認爲這只是壓力太大所致。
「個性及情緒改變」爲失智症十大警訊,但一般人卻容易忽略此特徵,當作是情緒問題,以爲失智是年長者「專利」,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郭慈安提醒,憂鬱與失智息息相關,過往的生命歷程、職場壓力如果導致憂鬱心理,就可能提高失智症風險,民衆如發現自身情緒改變,且有憂鬱傾向,務必積極就醫,如能早期確診,接受治療,就有機會延長工作時間,延緩惡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