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與他步入婚姻嗎?結婚前要深思的4個問題
「你們交往很多年啦,甚麼時候結婚啊?」
但這反而令元子更迷惘,交往7年的他是我的結婚對象嗎?
看似流轉在朋友圈間的幸福話題,反而讓她有點負擔,不確定之後的人生應否以婚姻定錨。婚姻是順理成章的一本書嗎?還是不該胡亂就把故事套在自己身上?
其實考慮結婚前,有幾點需要深思的問題,而這幾點影響着婚姻關係的幸福度。
1. 「多重關係」的你們能互相肯定嗎?
你們是對方的親密好友嗎?
有趣的是,若夫婦能成爲彼此最好的朋友,即使有時會爭吵,他們依然能維護婚姻的穩定與快樂。婚姻的二人要結合友誼和伴侶關係,而這種深厚的伴侶關係能夠彼此分享生活經驗、尊重對方,並深入瞭解彼此的需求和喜好。
那到底可以怎樣建立「亦愛亦友」的關係呢?
心理學教授、社會研究所研究科學家Elizabeth M. Douvan提到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正面的情感表達。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心理學教授、社會研究所研究科學家Elizabeth M. Douvan對373對新婚夫婦的進行六年研究。她發現「情感肯定」,而情感肯定其實包括關懷、歡樂、幽默和感恩。這正是最強的婚姻質量預測因素。這種正面的情感表達可以幫助夫妻保持高度的滿意度,並在面對困難時能互相支持。
2.當個體變爲整體,你們能面對關係裡的衝突嗎?
「新的關係法則」提到,婚姻在多年中很難只是快樂。佛羅倫薩·卡斯洛博士(Florence Kaslow),佛羅里達夫妻和家庭研究所的主任這麼說:「每個伴侶的個人發展和生活的正常事件都需要持續的適應,無論是個人還是夫妻。」
而事實上,正如剛纔提到的多重身份。成爲妻子/丈夫的我們並不是要擱下自己、遺忘自己,而是多了一重身份。我們結合成家庭,但我們還有「自己」。首先尊重對方作爲個體的意見,然後才能以整體作考量作出決定。
卡斯洛博士在一項對二十對已婚25年或更長時間的婚姻的研究中,識別出令關係滿意的因素。所有滿意的夫妻的主要因素也在於「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高度滿意關係的夫妻中,有70%的人提到了這一點;而在不滿意的夫妻中,只有33%的人提到了這一點。確實,這幾乎出現在每一項婚姻的縱向研究中。霍華德·馬克曼博士(Howard Markman),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把這稱爲建設性的爭論。他發現這是婚姻成功的最大預測因素。
「夫妻婚前的溝通品質是未來婚姻成功的最佳預測因素。」馬克曼在國家心理衛生研究所的報告中也提到。很多人誤以爲金錢、性是導致分手和不滿的主要原因。也有許多人認爲,婚姻問題的原因在於伴侶間的差異,如金錢,性,孩子。
其實不然,重點不在於差異本身,而是我們怎樣處理差異。學習有效的衝突管理可以幫助夫妻保持和諧的關係,避免小爭執升級成大問題。在溝通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想法道出,理解觀點的差異並尋求共同的解法,是令夫妻關係滿意的關鍵,也是形塑婚姻關係的必經之路。
3.婚姻這場旅程,你們願意一同適應嗎?
Elizabeth M. Douvan發現,每個人最終都會向配偶「靠攏」,甚至會向對方最內在的「理想伴侶」靠攏。隨着配偶的無條件認同,以及關係的非語言交流,會讓我們產生自我情感肯定,這正是婚姻強大的地方。它帶來了一種令人驚歎的轉變——「適應」。
適應對方看事情的觀點、適應對方做事的方法、適應對方想要的生活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適應是雙向的。
適應的過程中,我們更趨近對方的理想模式,而更重要的是,這同樣是「我們」都想要的理想。而正因爲旅程中有着共同的嚮往,伴侶能做好準備、接受這些變化,並願意與另一半一起成長和學習。所以婚姻同時也是另一個新起點吧?
4.作爲女性,我可以怎樣看待婚姻?
結婚不是某個時間點一定要做的事,你不必把別人的人生劇本套在自己身上。正如三毛所言,「有時婚姻也會使一個女性迷失自己。」故一切之先是理解我們自己的想法。
----
婚姻沒有一套固定的劇本,我們的人生更是。元子對於婚姻的想像似乎清晰了一點。比起終點或別人說的「愛情墳墓」,婚姻有更多元的涵義。
作者介紹|些雲,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以溫柔的文字療心。 專注寫作,專心愛人。願你能對自己的生活,一往情深。 Instagram @sharon.t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