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籍、外國人 皆可聲請冤獄補償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23日初審通過「刑事補償法修正草案」,爲提升受害人權益保障,刪除外國籍者限制,外國人和無國籍者將可依法請求合理補償。(翻攝自國會頻道/蔡雯如臺北傳真)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23日初審通過「刑事補償法修正草案」,爲提升受害人權益保障,刪除第36條限制條約,讓外國人和無國籍者都能受合理及平等對待,可依法請求合理補償;另外,第7條「可歸責於請求人時酌減補償金額」規定,若依一般社會通唸的標準過於抽象,因此刪減,採用一般補償金額規定。

依據現行「刑事補償法」規定,只有母國簽署聯合國兩公約的外國人在臺受冤獄,才得以聲請刑事補償,司法院指出,先前規定是基於平等互惠原則所定,但基於人權立國、實踐人道主義,應賦予外國人依法請求合理補償的權利,且該條文也違反「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因此提案修正,後經討論予以刪除。

另外,針對第13條規定,受不當拘禁被告一律自不起訴處分、撤回起訴或裁判之「確定日」起算請求權時效,但部分人可能受限於出國、入獄等因素影響,或不知自己已獲平冤,條文有失公允,委員會初審則修正,新增從「知悉日」起算聲請刑補。

依刑事補償法第6條第2項規定,羈押、徒刑、拘役等不當拘留被告若獲判無罪或不起訴,可聲請刑補,以3000至5000元不等折算一日補償,至於罰金及易科罰金執行補償,應依已繳罰金「加倍」金額附加依法定利率計算的利息返還,但考量罰金及易科罰金屬刑罰,與沒收、追徵、追繳規定應予以區別,因此將加倍改爲「1.5至2倍」。

至於該法第7條規定,可歸責於請求人時,按照個案情節,得依社會一般通念,另依其於標準決定補償金額,由於一般社會通唸的標準過於抽象,造成決定標準不一而常受抨擊,因此委員會也將該條文刪除。

對於刑補請求權人除現有一次性支付外,委員會初審也增訂分期支付請求權,使補償支付更爲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