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國:怎樣讓美國青年看到真實的當代中國?
來源:環球時報
目前,中美人文交流正在逐步恢復中。中國歡迎美國學生以留學、暑期訪學等形式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併爲此做了不少努力。一些中國高校推出了美國學生訪華團的英文日程,也希望瞭解當代美國學生在短期來華期間究竟應該體驗什麼。筆者認爲,美國青年來中國看什麼,的確是一個新的問題。
面對在高技術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美國新一代年輕人,中國的文化教育交流應該逐漸走出過度注重單向泛泛傳播傳統文化的模式,轉爲加強互動性、注重傳統元素和現代傳播技術的結合,並且更多展示中國的高科技成就及其社會應用,同時講述中國的世界觀。整體而言,中美當下的青年人文交流需要更加註重互動性、當代性和科技性。
當然,傳統文化仍然是中國對外傳播的主要內容,而中國哲學在美國也一直是一些漢學家畢生研究、譯介、註釋、講授的志業。筆者曾經參加過2017年在北京大學舉行的 “全球語境下的中國哲學範式與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和2018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並分別發表論文,其間也和美國漢學家安樂哲(Roger T. Ames)、萬百安(Bryan Van Norden)有過面對面交流。
筆者認爲,對於美國青年來華訪問團,可以考慮安排具有一定深度的、對中國哲學核心價值和主要概念的英文介紹、闡釋。根據多年在美國教授中國古代史的經歷,筆者發現,美國學生對先秦諸子思想流派非常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每次都會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個組,在閱讀英譯原典和聽取講座後進行模擬辯論。辯論中,每個組的學生都要試圖用自己派別的思想和主張說服其他人,這是在當代美國課堂儘量還原中國古代“百家爭鳴”的場景。每一次這樣做,課堂氣氛都十分活躍,美國學生們也因此深入認識和理解了先秦思想。
然而,筆者接觸到的某省對美國大學生研習營的行程計劃,基本還是可以預期的那套模式:參觀博物館、包餃子、學書法……這些活動當然極有價值,只是如果只有這些內容,那麼美國青年對中國的瞭解將很可能停留在表面。由於研究需要,筆者曾對南方四省及臺灣的7家博物館進行過研究性考察,一個感覺是,對於外國青年來說,參觀一次中國的博物館除了一定的視覺衝擊之外,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博物館內過於密集的信息和知識。而包一次餃子、寫一次毛筆字、看一場京劇等形式則與一些旅遊團無異,無法像一場可以互動的儒學講座那樣,讓思維活躍的美國青年獲得思想上的啓迪,並通過問答加深對中國古代思想的理解。
事實上,加入當代元素,有助於美國青年打破“中國只有傳統文化元素”的刻板印象。經過中學學習後,美國大學生通常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傳統文明古國,但他們中的很多人仍然會以爲中國“十分落後”。如果只是參觀博物館、觀看中國傳統文化展演等,只會進一步加強他們的這一刻板印象。所以,對中國古代思想的當代詮釋,對中國哲學如何解答當今人類問題的探索,不僅是安樂哲、萬百安等美國漢學大家所思考的話題,也應該被納入美國大學生的在華修學內容。
另外,由於目前美國社會存在不少對華負面情緒,美國青年受輿論和家人影響,難免對中國存在誤解,甚至不友善的心態。要改變這種心態,僅僅讓他們“到中國看看”是不夠的。針對美國青年愛提問、願意從多角度看待世界、積極尋求替代性答案的心理,國內有條件的大學可以考慮安排哲學學者和國際關係學者,和來訪的美國青年進行面對面交流。對美國學界和媒體追逐的一些涉華熱點問題,如中國對非援助是否存在“債務陷阱”、中國的環境治理等,中國學者可以當場作出解答,闡述中國的立場,加強交流的深度。
現代科技也有助於拉近美國年輕人和中國文化的距離。從筆者在美國和普通民衆的交流經驗來看,他們如果曾經看過一場中國的傳統文化歌舞晚會,印象最深的其實是現代科技在晚會中的應用。如今,全球年輕人都生活在類似的技術環境下,都在積極學習最新高科技,大學的傳統人文學科也在向“數字人文”轉型。純粹的傳統文化表演,對美國人的吸引力明顯不如結合激光投影、3D動畫、人工智能等的文化展示。這些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高技術手段,能夠吸引更多美國年輕人。
近期風靡全球的網絡遊戲《黑神話:悟空》再度證明,中國深厚的人文積澱、豐富的歷史古蹟、中國經典作品對人性的深刻領悟與人類困境的解讀,經得起一次次的再創作和重新詮釋,也完全可以和現代科技以及遊戲產業進行完美的結合。在形式、載體、意識、風格全面迭代以後,網遊化的《西遊記》故事及其思想內核對全球的影響力,將遠遠超過幾十年前的經典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筆者認爲,美國青年完全可以在中國就《黑神話:悟空》與中國大學生進行一場互動式討論。
在中國,美國青年也可觀摩和感受中國的無人駕駛出租車、高科技環保、減貧與鄉村振興,尤其是鄉村女性發展(如以女性爲中心的手工藝製品的“出海”經歷)等。所有這些,都是習慣於居高臨下看待美國以外世界的美國青年在自己國內知之甚少的,也都有助於他們認識一個真實、立體、發展中的當代中國。(作者是美國阿勒格尼學院歷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