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華:跨越百年的宋錦織夢者

華而不炫,貴而不顯。因其色澤華麗、圖案精緻、質地堅柔,宋錦被稱爲中國“錦繡之冠”。

近年“新中式”服飾火熱“出圈”,也讓其中的“頂流”宋錦重回大衆視野。而鮮爲人知的是,曾有“東北半城皆機戶,萬戶機聲傳小巷”盛況的宋錦在過去百年間一度衰落,織造技藝瀕臨絕跡。

提起宋錦的“復活”,不可不提到吳建華。他是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宋錦非遺傳承人。正是他,通過產業賦能,讓更多人得以親近這份綿延千年的華美。

吳建華自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但在過去三十餘年間,他始終與絲綢相伴,一路思考、一路向前。

統籌|馬晨

採寫|陳伊穎 李雅楠

1

從絲綢世家走出的宋錦活態保護第一人

出生在“世代紡織之家”的吳建華,從爺爺輩開始便與絲綢結緣。年幼時浸潤在機杼聲中的他還不懂絲綢,直到一件由爺爺傳給父親的真絲襯衫又穿在了他的身上——絲綢的潤滑觸感讓吳建華印象深刻,對絲綢的癡迷就在這時悄悄埋下種子。

儘管大學時沒能如願進入蘇州絲綢工學院,畢業後又被分配到了石油機械廠,但吳建華心中的絲綢夢未曾熄滅。他毅然辭去工作,回到家鄉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踏入了吳江新生絲廠的大門。

從車間實習到科室工作,再到主動請纓轉戰產品銷售,吳建華逐漸積累起對絲綢行業的獨特見解。1996年經濟改革的春風拂過盛澤,他決定下海創業。

當時化纖行業發展景氣,利潤高、“有前途”,但他投身絲綢行業的舉動並沒有猶豫半分。懷揣着4萬元,吳建華創辦了盛澤鎮上第一家民營絲綢企業——鼎盛絲綢。

2001年,工廠正式投入運轉。專注生產真絲素縐緞,定位在“國營廠不願意做,小廠做不好的產品”的差異化競爭策略讓鼎盛絲綢在夾縫中求得生存。吳建華堅持“小生產大貿易”的理念,一邊精心打磨產品質量,一邊積極拓展市場,逐漸將公司做大做強。

2009年,是吳建華絲綢事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鼎盛絲綢接手了蘇州東吳絲織廠的真絲生產設備、庫存產品與技術團隊,同時積極走出去,開拓海外貿易市場。

那年9月,在巴黎Première Vision(第一視覺)博覽會上,吳建華看到一款由鼎盛絲綢製造的真絲羊毛混紡面料,經法國參展商手中價格翻了數倍。這深深觸動了吳建華,他驚悟品牌、設計與服務的重要性。

回國之後,他打造了“羅瑪世家”品牌,主推家紡、睡衣等產品,並被引薦至國家民航總局做領導人專機的伴手禮,這些採購方也給吳建華提出了中肯的建議:開發一些既有文化內涵,又獨特、時尚、實用的產品。

如何做出獨特性?在迷茫之中,吳建華偶然得知宋錦這一古老絲綢品種正面臨失傳的危機。在親眼見到宋錦,體驗到它的耐磨性和平整度後,吳建華眼前一亮,萌生出用宋錦製造箱包的大膽想法。

宋錦織造過程極爲複雜,手工宋錦一天僅能織10釐米,這樣的織造速度無法滿足規模化生產的需要。鼎盛絲綢投入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與大量資金,終於在2012年3月成功改造出世界首臺符合宋錦織造工藝各項技術參數的數碼大提花劍桿機。

同年4月,由宋錦製作的箱包問世,參展第一屆蘇州文化創意博覽會。之前宋錦多被裝裱成藝術品,箱包這樣的應用前所未見,引起業界轟動,這讓吳建華更加堅定了發展宋錦、傳承絲綢文化的決心。

他恢復了原東吳絲織廠可追溯至光緒年間的“蘇州上九坎綢緞莊”品牌,並更名爲“上久楷”,同時提出了對宋錦的“活態保護”。

2

讓宋錦走出博物館,走進百姓生活

在吳建華看來,“活態保護”不能只是簡單地恢復瀕危技藝,而應該通過製作一些讓消費者喜歡、符合時尚潮流的產品,讓更多人瞭解宋錦、喜歡宋錦,讓宋錦融入大家的生產生活,才能真正達到非遺保護的終極目的——活態傳承。

但哪怕是從小接觸絲綢長大的吳建華,最初都未見過宋錦,更何況外行人呢?如何讓更多人認識宋錦、用上宋錦,成了吳建華最大的難題與目標。

吳建華開始不遺餘力地推廣宋錦。包括帶着宋錦遊走於國內大大小小的時裝週、交易會、文博會,以及通過贊助主持人、明星、樂團的演出服飾,讓更多的時尚圈人士、消費者看到宋錦。

他還投入2000萬元,在蘇州吳江盛澤鎮,打造了國內首個以宋錦爲主題,集科普教育、生態休閒、旅遊購物於一體的中國宋錦文化園。

此前的外貿經驗在這個時候也發揮了推動作用。“復活”宋錦技藝的當年,吳建華就聘請了意大利設計師,將時尚元素與宋錦文化底蘊巧妙結合,設計出更符合歐洲審美的款式。第二年,吳建華就帶着宋錦,走向世界舞臺,打開“國際知名度”。

2013年6月,吳建華帶着宋錦首次走出國門,參加了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四屆國際資本峰會展覽,並得到了國際友人的廣泛讚譽。隨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辦的“絲綢之路國際大會”上,以宋錦織造的箱包、服裝、長巾,又憑藉精緻的花型、獨特的設計、時尚的外觀,驚豔了衆多來賓駐足參觀、諮詢。

而2014年的APEC,更是讓吳建華的宋錦,迎來了第一個高光時刻——在當年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歡迎晚宴上,與會領導人及配偶身着宋錦“新中裝”盛裝亮相。這套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中式服裝,引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作爲這次“宋錦華服”核心面料的供應商,鼎盛絲綢迎來了“雪片般飛來的訂單”。

後來,吳建華的宋錦產品相繼亮相了2015年中國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2016年杭州G20會議、2017年廈門金磚會議、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和青島上合峰等大型活動,並作爲國禮成爲國際友誼的紐帶——截至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元首和政要,收到過鼎盛絲綢的宋錦“國禮”。

宋錦的第二個高光時刻,吳建華認爲是2022年。

這一年,“國潮” 崛起——《2022 年中國新消費品牌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國潮”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十年上漲528%。近年來,國潮市場品牌增速是普通品牌的三倍之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爲中國傳統文化而消費,渴望在國潮消費中找到對中國文化的存在感、歸屬感、成就感。

加上明星身着“宋錦”帶來的穿搭效應,新中式服飾站上了風口。吳建華說,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宋錦就異常火爆,目前訂單都排到了明年。

但隨之,一些問題也出現了。

在網絡平臺上,宋錦盜版現象屢禁不止,浙江、江蘇、廣東等多地頻繁出現仿製、盜版宋錦產品的現象。

據吳建華介紹,他除了培養了自己的設計研發團隊,在意大利還有設計工作室,另外還跟清華美院、中國美院、蘇大藝術學院等多個藝術學院都有設計合作。粗略測算,公司每年投入的設計研發費用,就佔到營收的10%。但這樣不計成本做研發,卻被很多侵權方直接0成本抄襲、盜版了。

由於與其他商品相比,宋錦版權侵犯存在取證難,損失額、獲利額計算難,判定難等問題,維權挑戰較大,層出不窮的侵權產品令原創廠商苦惱不堪。

作爲蘇州市政協委員,吳建華在2024年蘇州兩會上提交了“關於完善相關律法,加強創意產業版權保護的建議”的提案。他建議,建立全國版權聯網系統,實現全國範圍內的版權管理,同時引入版權查重系統,避免同一創意在多地重複或惡意登記,減少跨區域版權糾紛。

據瞭解,“上久楷”在2012年時就已啓動版權登記工作,目前公司擁有上千個紋樣,其中有2700個已申請了版權。現在,企業開發的宋錦產品上都有版權登記吊牌,每一塊麪料的邊上都會織上品牌LOGO,以抵制仿冒、盜版、侵權等不良行爲。

但吳建華也相信,隨着宋錦越來越多走入大家的生活,也會培養起大家的甄別能力,良幣自然會驅逐劣幣,“畢竟,仿冒的宋錦在布料、織造工法、光澤、手感上都與真宋錦相去甚遠”。

3

非遺傳承不缺匠心,但需要更多創新

國潮的興起,讓年輕一代成爲宋錦的消費主力,也意味着宋錦的產品亟需轉變生產方向,迎合年輕人的喜好,照顧更多的年輕消費者。

爲此,吳建華聘請了許多90後、00後的年輕設計師,設計了衆多爆款花型,黑金蝴蝶、牛首龍紋、五彩翟鳥、夔龍鳳紋更是被粉絲稱爲“上久楷”花型的“四大金剛”。

同時,吳建華也在不斷培養新的年輕傳承人。一方面,是在自己工廠——鼎盛絲綢內部培養手工傳承人;另一方面,是和蘇州當地的絲綢中專合作,建立了宋錦學院、宋錦絲綢工藝班,提前鎖定未來的傳承人。還有走入各地的中小學,推廣宋錦,讓“非遺走進校園”,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宋錦的保護與傳承中。

對於非遺傳承,吳建華表示,現在的很多的製造企業,特別是蘇州的企業,都不缺匠心精神。缺少的,是在匠心精神的基礎上,再加一些突破性和創新性。

“許多人做非遺,容易困在傳統的做法裡”,但吳建華所理解的非遺傳承,不只是要做好產品,還需要依據最新的裝備、材料、技術,以及消費者的喜好趨勢,做出對應的創新。

這裡麪包括工藝的創新。比如宋錦箱包的製作上,以前的工藝是用膠水將桑蠶絲和牛津布粘合,但膠水有味道且容易老化脫殼。而現在,鼎盛絲綢嘗試直接將桑蠶絲和牛津布結合在一起,提高了布料的使用穩定性和壽命。

以及設計上的創新。除了服飾,吳建華的團隊還在持續探索其他生活化產品,推出了生肖掛件、宋錦公仔、真絲眼罩、防曬傘等文創產品,讓宋錦更加貼近日常生活。

“跳出絲綢做絲綢”,吳建華認爲,只有通過設計、應用領域和產業化的創新活態保護宋錦,與文化接軌,與時代接軌,才能讓非遺產業化,讓非遺時尚化,讓宋錦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匠人》

本站上流X非遺匠人內容共創欄目

讓我們一起保護·傳承·發揚非遺文化

有什麼想對我們說的,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