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出租車引發AI公正轉型討論 | 郭沛源說ESG

最近一週,網上關於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討論一下子熱了起來。原因是百度旗下的“蘿蔔快跑”在武漢投放,訂單量飆升,引起出租車司機不滿,引發社會熱議。

我還沒有打過這種車。從武漢的各種小視頻來看,蘿蔔快跑投放車輛不少,最大優點是便宜,10公里的路程車費約在4元~16元區間,普通網約車則在18元~30元區間。有人激動地說,打車這麼便宜,還要買車幹什麼。無人出租車也有缺點,主要是通行效率比傳統出租車要低一些,所以要趕飛機火車的話,時間不一定有保障。

先來調查一下大家對無人出租車的認知和態度。

租車之所以引發熱議,主要有幾方面原因。首先是無人出租車搶了出租車司機飯碗,有司機抱怨說訂單量下降,與乘客的“喜大普奔”形成鮮明反差。其次是無人出租車在道路上鬧出各種笑話,常常令人哭笑不得,譬如被警察攔下來查酒駕、無人出租車看到路面異常狀況(譬如風吹來一個紙袋)傻傻呆在原地不知所措等等。再有就是人們發現黑科技背後還有遠程操控,蘿蔔快跑有遠程駕駛員可以遠程接管操控車輛和與乘客交流等。

在這些問題中,最核心的爭議,還是搶飯碗的問題。無人出租車用AI取代了司機,省去司機的工資和飯錢,可以1天24小時運轉,既不上廁所也不用睡覺,運營成本自然大幅下降。無人出租車可以把節約成本的一部分讓渡給消費者,打車的費用就下降了。

這筆賬看上去算得沒毛病,但實際上有些隱性成本沒有考慮進來。首先,如果短時間內大量出租車司機失業,必然會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政府要花時間精力支持出租車司機轉型再就業,這是一筆隱性成本。其次,在真實路況下,無人出租車通行效率往往不高,以便獲得足夠的安全性,這會加劇高峰時間的交通擁堵,實際上相當於無人出租車公司對公共資源的一種佔用,這也是一筆隱性成本。最後,無人出租車也有人在後臺操控,可能會面臨人爲操控的倫理風險、病毒入侵或系統被劫持的公共安全風險等,這些風險成本也要測算在內。

總之,從社會的角度,我們很有必要給無人出租車計算一個總社會成本和總社會收益。只有總社會收益高於總社會成本,無人出租車的投放纔是對社會有益的一種行業變革。

具體量化測算不太容易。但我推測,即便算上這些成本,若是平攤到每一筆訂單中,打車錢應該還是比傳統出租車便宜的,但估計比現在網上流傳的價格要高一些。這樣的調整是有意義的:可以讓無人出租車和傳統出租車的價差小一點,讓傳統出租車行業的轉型更有序一些。否則,資本兇猛,泥沙俱下。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共享自行車血拼的那些年,消費者得一時之利,但公共資源(如人行道資源)被擠佔,行業大戰之後大量車輛資源被浪費,還有不少消費者押金都拿不回來。這些隱性成本,本應體現在共享自行車資費之中,但實際並沒有。這個問題的解決(或緩解),僅依靠市場自發調節幾乎沒有可能,必須要政府部門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引導措施。

其實,不僅無人出租車有這個問題,所有AI可以取代人的工作崗位的領域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正在出現的無人配送外賣等。我們可以把這類問題稱之爲AI的公正轉型問題,即應用AI的時候如何將其所產生的負面的社會影響降到最低,以實現從人工到AI的有序轉型,不是讓AI奪取人的工作,而是讓人從低技術含量的工作崗位中解放出來,轉向更高技術含量的工作,增進個體和社會福祉。這個問題在我們年初發布的《中國責任投資(ESG)十大趨勢2024》提出過。(相關閱讀:)

公正轉型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氣候轉型之中,我們最近幾年也都在倡導和研究氣候變化的公正轉型問題。完全沒想到,竟然是AI公正轉型率先引發熱議了。(相關閱讀: | )

供稿:郭沛源

編輯:張瑞環

審覈:徐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