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風者」資料上架 助力強降雨預報準確度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坦言,「衛星一上去就是一翻兩瞪眼」,計劃進行過程飄搖多變,團隊走來曲折坎坷,感謝國科會、中央大學與成功大學等多方協助,讓「獵風者」如今能獲得非常好的運用。(李侑珊攝)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楊舒芝在記者會分享「獵風者衛星」初步研究成果。(李侑珊攝)

由國家太空中心研製的我國首顆自制氣象衛星「獵風者」於去年10月9日升空,經過半年多參數調校,風速產品正式上架臺灣資料中心。「獵風者」每日可蒐集3至4萬筆導航衛星經海面反射訊號,其中7至8000筆可產出風速產品,能夠作爲氣象觀測及預報參考數據,且強降雨預報準確度也獲學者認同。

國家太空中心於今(12)日舉行「獵風者衛星資料上架及初步應用成果媒體說明會」。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獵風者衛星」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資料處理系統,是太空中心結合國內學界及中央氣象署,依福衛三號及七號資料處理經驗,自主發展的演算法、資料處理模組及使用者服務系統。換言之,「獵風者衛星」是國內首個,從上游衛星本體與酬載儀器、到下游資料處理與應用,皆完全自主的氣象衛星計劃。

吳宗信提到,由於在國際間以衛星GNSS-R觀測獲得海面風速的技術剛起步,未來除了將就高風速資料處理及應用的技術展開國際合作,也計劃在未來的任務衛星搭載GNSS-RO/R酬載,取得更多氣象觀測資料。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楊舒芝在記者會分享初步研究成果。她指出,「獵風者衛星」的資料可協助進行風速與水氣修正。依據目前在臺灣海峽海面蒐集的風速資料進行個案研究發現,「獵風者衛星」資料可彌補雷達在近地表區域的資料空缺,有效改善臺灣西部及北部低層風場模擬正確性,明確增加岸邊強降雨預報的準確度。

「獵風者」計劃主持人林辰宗在會中簡報時說明,「獵風者衛星」的任務是透過蒐集導航衛星經海面反射的訊號,進而掌握海面粗糙度,並反演出海面風速資料。

林辰宗提到,在衛星升空3天后開啓酬載,太空中心團隊開始進行參數校正,排除元件溫度造成的資料偏差,產出中間產品,再與國內學界及氣象署合作,反演出海面風速,並經與運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大氣模式資料比對,驗證風速產品的正確性。目前觀測聚焦於印度洋、大西洋、西太平洋等颱風容易形成的低緯度地區。

國科會常務副主委陳宗權表示,「獵風者」是第一顆臺灣自制的氣象衛星,除了驗證臺灣的衛星本體與氣象酬載研製能力,也展現臺灣在氣象觀測的堅強實力。

氣象署長程家平表示,「獵風者」的資料可以觀測海面大風,跟其他觀測衛星只能觀測小風有非常大的不同,這是獵風者無可取代的特點,讓氣象署對未來天氣有更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