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另一種藍》看非遺文物在守成與行銷的衝突與拉扯

世界各國的非遺文物,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的傳承。不僅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更重要的是它們傳承了代代接力的智慧和技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追求文化多樣性,持續尊重人類的創造力,落實維護非物質文化的觀念與時俱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5類: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

而目前也有多部戲劇演出,着墨於一心想保護非遺文物的人,卻與亟欲跟上時代腳步的人,他們之間的衝突與拉扯。

劇情截圖

該劇描述了一位辭去高薪工作,返鄉創業的當地青年,他想要建設家鄉,讓鄉親們可以壯有所用、老有所依,但這份理想卻屢屢與老師傅們的守舊格格不入。

年輕人創作被當成是異類、直播賣貨被視爲欺師滅祖;年輕一輩搞社區營造、行銷,他們又認爲這是在求人家、在吹噓自己的好,有失藝術家的風骨。

最後年輕人終於幫助刺繡的非遺傳承人,成立了鏽坊,投資了扎染坊,不但保護了家鄉的傳統藝術,還發展了旅遊業,讓更多年輕人選擇留下來,讓孩子們不再是留守兒童,老人們也不再是空巢老人。

《正好遇見你》

該劇以戲劇代入文物介紹,講述有形的古文物,只有遇見高貴不移的人心才能代代傳承。其中介紹了皇家宮廷藝術『花絲鑲嵌』、『金甌永固杯』、『明皇后鳳冠』等多件故宮手作珍品。

《另一種藍》

圖/pixabay

手工藝是寂寞的,每個難關只能自己頓悟;每個獨特只能自己創造

手藝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年,就是因爲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行業老規矩,代代相傳。即使是沒有人看見,也不要心存半分的僥倖,因爲許多的眼睛都藏在看不見的地方,無論是做得好壞,都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畫,不管畫到哪裡,都是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都逃不過人情冷暖、喜怒哀樂

如果只知道埋頭作畫,會越畫越呆。擡頭看天,幻世看蒼生;低頭,才能看清腳下的道路。親身參與石到瓷、漿到泥的含意,纔會瞭解我們筆下的這些素坯,貌似沒有什麼價值,可是得來不易,動筆之前,一定是慎之又慎。

在我們和泥土的對話過程中,它就像人生一樣,我們會盡自己所能,去做好每個環節,儘可能地不留遺憾。在火的歷練之後,我們期待着一場驚喜。

有時候,你要放棄一些自己的期待,有可能你會得到更多

以作瓷爲例:

女主說:「最開始學手藝時,遇到很多問題。有一次,燒出來的作品,有的歪七扭八、有的上面有很多小黑點、我想做綠色的卻變成黑色,反正就是不管從器型、釉色各方面,都不是我本來想要的那種,當時我覺得自己可能不是那塊料吧!我想過放棄,但是我師父拿着我那歪七扭八的作品跟我說:這個看起來不是那麼完美的東西,它就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瓷器之美。」

手藝,喜歡就是有重量的,它在你心裡絕對不是輕飄飄的東西。畢生能找到自己的喜歡,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