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棚下的回憶 臺北客家慶收冬
戲棚下的回憶14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熱鬧登場,樂團表演讓在場民衆都相當high。(張立勳攝)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中)14日在臺北市客委會主委徐世勳(右二)陪同下,參加戲棚下的回憶歲末戶外活動,親自體驗客家藍染。(張立勳攝)
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14日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戲棚下的回憶」歲末戶外活動,不僅慶祝收冬、祈福,還有臺北客家書院成果發表及微酵野餐日,讓民衆在寒冷的天氣裡度過暖暖的週末假期。
客家傳統敬天祈福、秋收冬藏,歲末年終除感謝神明保佑及豐收外,更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因此有歲末「平安戲」傳統。今年臺北客家收冬慶「戲棚下的回憶」,以復古懷舊作爲活動主題,邀請民衆一同回顧兒時看戲時光,搭配線上直播,讓不在現場的民衆參與收冬慶典。
客家基金會指出,「戲棚下的回憶」規畫3大感恩回憶主題,分別有「戲之感恩-祈福祭祀儀式」、「戲之回憶-收冬來看戲」及「玩之回憶-收冬百寶袋」。
系列活動包括傳統祭儀、音樂戲劇演出、客家書院成果獻藝、體驗市集及手作教室,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在北市客委會主委徐世勳陪同下參與活動,黃珊珊也小試身手,親自體驗客家藍染,挑了石虎的樣板染在小提袋上。
黃珊珊說,民俗祭典是族羣文化基礎與精神所在,是乘載着歷史記憶與智慧傳承的搖籃,透過多元展演形式辦歲時節慶活動,希望將珍貴文化傳承給年輕族羣,延續先民對土地的感懷之意。
活動現場還有客家書院成果獻藝節目、母語創作樂團少女卡拉、客語獨立音樂創作歌手黃宇寒之演出,搭配多元族羣特色及風貌的物產市集,藉由物產平臺串聯及文化交流。
客家親子學習教室計劃也規畫「手壓感恩卡」體驗課程,邀請兒語藝術創辦人劉昕宜擔任老師,帶領民衆運用植物當作素材,以拓印、黏貼、彩繪等藝術創作方式製作感恩卡片,在發揮創意趣味的同時,認識客家人收冬感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