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獨角獸柔宇科技被宣告破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深圳報道
深圳中院的一紙破產宣告,爲柔宇科技畫下了句號。
11月19日,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依據管理人對柔宇顯示現有資產及負債的調查結果,可以認定柔宇顯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本院於2024年11月18日裁定宣告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破產。
此前,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6月6日公告,該法院已於5月15日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產清算一案。如今,結局已現,昔日的明星獨角獸企業,最終黯然走向破產。
事件始末
時間回溯到3月底,柔宇科技及其旗下的兩家子公司各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爲三名自然人。這一消息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與猜測,當時,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給出了“一切以官方消息爲準”的迴應。
4 月 1 日,柔宇微信公衆號發佈聲明稱,公司未曾主動申請破產,也未進入破產程序,目前企業仍在運營中,並指出近期傳聞主要源自公司離職員工個人,以期權結算糾紛名義提出的破產審查申請。
然而一個月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產清算一案。
事實上,近兩年來,柔宇科技就深陷資金鍊危機,員工討薪風波不斷。2022年3月,柔宇科技就被曝6個月發不出工資,5月又曝出開啓新一輪裁員,彼時就有柔宇離職員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此事,除了工資,還有期權也無法兌現。
在這艱難時刻,曾擔任柔宇科技獨立董事的劉姝威公開發文呼籲“拯救柔宇”,但柔宇未能等來轉機。據劉姝威表示,深圳市國資委曾引入一家產業資本,該上市公司要求劉自鴻必須離開管理層。
但是,劉自鴻並未同意這一要求,如今直面破產的局面。
此前,柔宇科技也欲上市,但最終撤回。從背後投資看,公開信息顯示,從2012年5月創立公司至2021年9月近十年期間,柔宇科技共進行8輪融資,獲得股權投資約61.97億元。柔宇科技背後的資本包括前海母基金、IDG資本、鬆禾資本、深創投等知名機構。
今年5月底,柔宇科技在微信公衆號迴應若干“不實言論”,包括“上市只爲圈錢”、“核心技術源自國外”、“產線良率低”等問題。
對於上市和估值問題,柔宇科技表示,公司從天使輪融資發展到pre-IPO輪,一路都是高度市場化的結果,其間每輪融資都得到了市場上多家知名VC/PE專業機構的認可和支持,其專業團隊通過詳細盡調完成法定投資流程,無論估值還是其他商業條件,都不可能是一方簡單一味追求的結果。
“明星”落幕
柔宇科技由學霸劉自鴻於2012年創立,2014年官宣創造了打破世界紀錄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屏幕,厚度僅有 0.01 毫米,捲曲半徑可達 1 毫米。2018 年,柔宇科技表示投資約110億在深圳建設柔性顯示屏產線,一時間風光無兩。
然而,質疑之聲也從未遠離。柔宇科技此前爲人稱道的是超薄的柔性屏幕技術,即所謂“超低溫非硅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柔性顯示屏”,但是多位面板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項技術其實就是IGZO(銦鎵鋅氧化物的簡稱,指一種金屬氧化物面板技術),和其他使用IGZO技術廠商的差異化並不大。
再看一個重要指標良率,從柔宇科技建廠開始,其良率就成謎。直到2022年,柔宇科技良率被公開,全柔性屏投片生產線的投片良率達81.6%,在業內人士看來,良率數據尚可,中等偏上,但是在業內仍不算高。雖然柔宇科技在飛機、時裝秀以及自產的柔性手機上有應用,但始終沒有上量,手機體驗和性能上反饋也不佳。
對於良率,柔宇科技此前解釋稱,柔宇的產線只生產難度最高的全柔性摺疊屏,不能將每個企業的產線良率平均數簡單對比。每家產線的市場應用定位存在區別,更爲科學的良率比較需要基於具體產品規格,最終由客戶要求決定。
在持續爭議中,柔宇科技一度計劃上市。2020 年,柔宇科技完成上市輔導工作後衝刺科創板,招股書中披露發行後的估值將達到577億元,劉自鴻當年也以 145 億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潤百富榜》的376名。
招股書顯示,三年半時間,柔宇科技虧損31.95億元,擬募資144.34億元用於柔性前瞻技術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其中補充流動資金需求達72億元,資金壓力不言而喻。
好景不長,2021年2月,柔宇科技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隨後就是資金鍊問題爆發、裁員、討薪不斷,最終破產清算。
曾經,柔宇科技是一張科技名片,深圳機場的“柔宇樹”展品讓其被譽爲未來之星。但如今,這一標誌早已消失不見。
柔宇科技的破產,令人唏噓不已。它的興衰歷程,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故事,更是一次警醒,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技術突破、市場需求、資本支持、管理決策等諸多因素相互交織,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