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理快評》建仁內閣別高興太早
前副總統陳建仁籌組「溫柔堅韌」內閣,圖爲政務委員林萬億(左起)、副院長鄭文燦、院長陳建仁、秘書長李孟諺、政務委員張景森。(資料照,杜宜諳攝)
首份與「建仁內閣」有關的媒體民調結果10日出爐。對於媒體分別選以「溫暖內閣起作用?」、「陳建仁組新閣能挽回民心?」,甚或「滿意度成績單」、「民調止跌回升」等正面樂觀用詞,其實,恐是與此次的民調命題有別。
筆者參與全國性大型民調逾30年,從美國蓋洛普調查,到臺灣的全國文化消費、文化統計與文化施政滿意度等民調執行經驗,深知何謂「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進,垃圾出)。畢竟,從選訂主題、命題、調查時間、時段、電訪資料庫,訪員經驗與訓練,乃至於最爲關鍵的調查結果解讀分析等,都會對民調的「是否確實能夠反應民心」產生影響。更遑論民調命題的本身,又是否曾經過前測,以及信度和效度檢驗。
臺灣民調史上最爲滑稽的一次「垃圾」之舉,概屬電訪民衆是否同意「精省/虛省/凍省/廢省」。上世紀90年代末期,李登輝透過該次「引導式」的民調結果,把施政滿意度居高不下,且又「情同父子」的宋楚瑜省長,硬是壓制在如來佛祖的五指山腳下。而成了「宋悟空」的臺灣首任省長,雖怒拋以「請辭待命」,惟只嘆「民意難違」的結果,最終僅讓宋省長空等到李登輝的一句:「你不要走,我絕對不讓你走!」
此次,由某媒體所做的「建仁內閣」民調,也遺憾地出現了在問題設計上的「引導」大忌。
例如;題1.「前副總統陳建仁上星期接替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院長,請問您認爲陳建仁適不適合擔任行政院長?」,此中的「引導」,即是置入了「接替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院長」。反之,本題如系單純詢問民衆:「前副總統陳建仁適不適合擔任行政院長?」,則可全然避免,好似把蘇貞昌,當成了「適不適合」的彈簧墊背。
其次,命題3.「整體而言,您對這次的行政院內閣改組滿不滿意?」。此般的用詞,事實有相當的可能,會讓接受電訪的民衆,誤以爲所謂的「內閣改組」,系僅指「更換行政院的正副院長」。理由是:在題順上的第二題,電訪詢問的乃是:「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擔任行政院副院長,請問您認爲鄭文燦適不適合擔任行政院副院長?」
至於,在本次受訪民衆的政黨傾向方面,民進黨(21%)、國民黨(22%)、民衆黨(13%)、時代力量(3%)、基進黨、(1%)、中立(31%)、其他(9%),恐或比較像是該媒體的「電訪資料庫民衆組成傾向」,而有別於真實的臺灣「人口變項」。
綜上,「建仁內閣」與其因今日的若干「新聞標題」,而難掩怦然開心,倒不如先靜思細想:這份選在本(2)月6日至9 日晚間6:30~10點之間(新內閣啓動僅僅一週),進行的市話/手機電訪,到底與建仁內閣「起作用」、「挽回民心」、「止跌回升」有何關係?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