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新刊丨特殊封面來了,紀念版值得擁有!

爲了紀念《肖申克的救贖》三十週年,我們推出了《肖申克的救贖》封面10月刊限量版,現貨已經上架!

《肖申克的救贖》封面10月刊限量版與《小丑2》封面10月刊內容、海報一致,具體區別如下:

1.封底和封面對調;

2.送《肖申克的救贖》三十週年紀念卡(1張);

3.限量出售,售罄下架(僅供官方線上平臺,不支持線下銷售)。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可在微店旗艦店購買《肖申克的救贖》封面紀念版10月刊:

以下是《肖申克的救贖》封面紀念版10月刊內容概覽(與《小丑2》封面10月刊內容、海報一致)——

【影響】

《肖申克的救贖》三十週年紀念專題

從被關進肖申克監獄到成功逃離,電影中的安迪·杜弗雷恩用了19年的時間,而《肖申克的救贖》從1994年上映時一部沒能收回成本的票房失敗之作,到2008年在IMDb上超越《教父》成爲史上最受歡迎的電影,用了14年的時間。

這是一場漫長的重生,正如安迪喜歡的地質學,需要“壓力和時間”。

今年正值《肖申克的救贖》上映30週年,它在IMDb依然穩居榜首,在豆瓣電影Top 250排行榜同樣高居首位。從一部公映時幾乎被觀衆忽略的電影,到成爲在世界各地都廣受歡迎、擁有忠實影迷的影史經典,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影響一部電影生命週期的有很多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無可否認的是,《肖申克的救贖》有着跨越時空、激盪人心的力量,關於友誼、關於希望、關於自由,它讓無數被困在生活的“肖申克”中的普通人感覺到這一切是有可能發生的,或者僅僅是像被假釋前的瑞德那樣,能看到安迪這樣的傳奇存在就足以感到快樂了。

10月刊,爲大家帶來40頁《肖申克的救贖》三十週年紀念專題!

【焦點】

《小丑2:雙重妄想》

五年前,當《小丑》入圍第76屆威尼斯主競賽的時候,很少人能預料到它會奪得金獅。漫畫改編電影被普遍認爲是商業氣息濃重的爆米花電影,然而《小丑》以充滿解讀空間的人物刻畫,特別是契合時代氛圍與社會情緒的表達,成爲第一部奪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漫改電影。

導演託德·菲利普斯一度斷言不會拍攝續作,但《小丑》獲得的巨大成功,最終讓《小丑2:雙重妄想》的拍攝提上日程。

Lady Gaga的加入,小丑女和小丑的聯袂演出,音樂劇的形式,都讓人對這部續作倍感期待,直到《小丑2:雙重妄想》在第81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完成首映,現場人們的反應似乎都有點茫然和不知所措:它和期待的好像不太一樣。

是不是期待出錯了?

《小丑2:雙重妄想》內地定檔10月16日上映,《環球銀幕》10月刊爲大家帶來《小丑2:雙重妄想》全解析!

Lady Gaga,下一部永遠未知

Lady Gaga成爲樂壇國際巨星已超過15年,但她的演員之路纔開始不久,畢竟只主演了四部影視劇(《彎刀殺戮》和《罪惡之城2》只能算客串)。

從《美國恐怖故事》《一個明星的誕生》《古馳家族》到《小丑2》,Gaga在表演上展現了和音樂上一樣的多變性和可塑性。就像歌迷們永遠猜不透Gaga的下一張專輯是什麼樣的風格和造型一樣,影迷們也無法預測Gaga下一部電影將呈現怎樣的表演。

這份新鮮感和可塑性,讓她成爲當下最有趣的演員之一。

第81屆威尼斯電影節

第一次去威尼斯電影節的感受,和去戛納以及柏林都很不同。

電影節期間的戛納就像一個嘉年華,聚集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電影從業人員和影迷,整個城市都爲這一件事而情緒高漲;柏林電影節則像當地2月的天氣一樣,透着冷峻而嚴肅的氣息;威尼斯電影節則有熾熱的陽光,充滿着鼓舞人心的熱情,也浸染着意大利人特有的慵懶和隨性,各種組織上的混亂讓人煩躁。

但當每天看完電影,在濃郁的夜色中乘船離開,看着夢幻一般的威尼斯在視線中飄蕩,彷彿電影中的世界蔓延到銀幕之外,那真是一種讓人着迷的體驗。

第49屆多倫多電影節

雖然經歷了疫情和好萊塢的動盪——大量影片因拍攝延期改檔、編劇和演員大罷工——多倫多電影節在北美電影工業至關重要的地位未曾改變,去年分獲觀衆選擇獎第一和第二名的《美國小說》和《留校聯盟》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角逐,“奧斯卡風向標”仍可信賴。

2024年,隨着電影工業的全面復甦,好萊塢發行商繼續將多倫多電影節視爲鎖定頒獎季站位的戰場。

【首映】

《大都會》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誤以爲本片和1927年德國導演弗裡茨·朗那部著名的表現主義黑白默片同名,直到在戛納電影節首映的大銀幕上看到碩大的片名——“Megalopolis”。

這個詞在劍橋詞典中的釋義爲“極其巨大、人口過剩、連結多個城市的區域”;而弗裡茨·朗那部的片名“Metropolis”意爲“大城市,通常是該國或地區最重要的城市”。

按此說法,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這部新作譯爲“超級都會”更合適,這個標題也符合好萊塢“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的宗旨。但大的未必就是好的,《大都會》終究是錯付了。

《荒野機器人》

《荒野機器人》是夢工場動畫成立30週年的紀念作品,改編自彼得·布朗的同名暢銷童書。

一個名爲“ROZZUM7134”(簡稱“蘿斯”)的智慧型機器人因海難漂流至一座無人島,她爲人類服務的設定與這座島上弱肉強食的食物鏈格格不入。於是她決定去撫養失去親人的殘疾小雁小布點兒,並逐漸學會與各種動物溝通。

聽上去,這又是一個機器人擁有了自我意識和情感的老故事,但《荒野機器人》遠非如此,它儘可能淡化了人類的影響,將人類創造的機器人與自然創造的動物放置在無人島的箱庭世界,通過二者的衝突與合作,去探討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10月刊將帶來導演克里斯·桑德斯專訪!

《弟弟》

從《別告訴她》《米納裡》到《瞬息全宇宙》,亞裔電影已成爲當代好萊塢不可或缺的新力量,現在接力棒傳到了《弟弟》手中。

從年初獲得聖丹斯電影節觀衆獎,到影片暑期北美公映後收穫好評,《弟弟》破圈已成定局,並大有進軍頒獎季之勢,甘當綠葉但戲份舉足輕重的“母親”陳沖,已成爲最佳女配角的熱門人選。

青春成長疊加身份認同的主題聽上去沒什麼新鮮,但作爲導演王湘聖的長片首作,這部從創作者到演員都很年輕的好萊塢電影,讓我們聽到了華人內心的聲音。

10月刊,將帶來《弟弟》主創王湘聖、陳沖、王鹿山專訪!

2024國慶檔

這個國慶檔有十部新片上映,有融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光影之美的《只此青綠》,有人氣十足的喜劇《爆款好人》,有熱血戰爭史詩《志願軍:存亡之戰》,還有類型元素濃郁的《危機航線》《749局》……只此秋光,宜觀影。

10月刊,爲大家帶來《只此青綠》主演張翰、孟慶暘採訪!

【劇集】

《指環王:力量之戒》第二季

沒有了第一季時鋪天蓋地的宣傳以及和《龍之家族》大打擂臺的氣勢,《指環王:力量之戒》(以下簡稱《力量之戒》)第二季低調安靜地如期而至。

《力量之戒》第二季的觀感比起第一季有了不少提升,但拋開“最貴美劇”的噱頭和“指環王前傳”的光環,它看起來只是一部普通而平庸的奇幻劇集。

投入了很多錢,付出了很多努力,卻依然搞不好——《力量之戒》提醒了我們,拍奇幻要慎重,獲得“高收益”前必須面對“高風險”。比被打差評更可怕的,是被遺忘。

10月刊,將帶來《力量之戒》主演莫菲德·克拉克、查理·維克斯採訪!

【專題】

考試的故事

臨近歲末,考試季又要到了。學生痛恨考試,但我們要讚美考試。

考試是橋,是檻兒,是階梯,是階層固化社會留出的一道後門,或者用日劇《龍櫻》裡阿部寬那句臺詞來說:“考試是唯一殘留的平等。”他說的是日本,不過在哪兒其實都差不多——不拼考試的話,拼爹,拼命,拼DNA,拼起跑線麼?

十餘載年華用來寒窗苦讀,最好的時光交給應試教育,只爲那一場考試,然後才發現前面等着的還有更多考試。

考公考研考託考編考級考證考駕照,除了結婚生孩子爲下一代捲起跑線不用考試,人這輩子什麼時候離開過考試?

但還是那句話,有總比沒有好。

布拉德·皮特&喬治·克魯尼

看上去,《雙狼》是一部較爲常見的雙男主偷拐搶騙電影,9月在院線短暫上映後很快登陸Apple TV+——顯然是爲老白男會員羣體量身定做。但60歲的布拉德·皮特和63歲的喬治·克魯尼偏不信這個命。

在銀幕上,他們飆車對陣玩跑酷,像小夥子們那樣對抗地心引力;在威尼斯電影節,他們擁抱共舞大演雙人秀,爲這部非競賽展映片營造最熱鬧的紅毯。

這兩位曾經擁有無限天地的前代偶像巨星,不甘於被封存在新時代社交網絡系統中終至遺忘,他們要用一種最有說服力的方式,教育那些滿足於一刻鐘成名的素人網紅,什麼纔是明星。

麥卡·夢露

安雅·泰勒-喬伊、詹娜·奧爾特加、米婭·高斯……時下涌現了不少“尖叫女王”,但麥卡·夢露無疑是其中最具資歷的。

整整十年前,她憑在戛納電影節“導演雙週”亮相的恐怖片《它在身後》進入大衆視野,此後主演了一系列獨具風格的恐怖片。在獨立恐怖片愛好者心中,此夢露不亞於彼夢露(瑪麗蓮·夢露)。

2024年是31歲的夢露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這得益於奧茲·珀金斯(希區柯克名作《精神病患者》主演安東尼·珀金斯之子)執導的恐怖片《長腿》。

《長腿》在恐怖片迷中引發轟動,影評人也頗多好評,稱讚它是“令人不安的地獄之旅”和“十年來最可怕的電影”。該片在專業影評網站Metacritic上收穫77分的高分,鞏固了夢露在新一代尖叫女王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影響】

《控方證人》

八月初,一條“《控方證人》修復版將引進公映”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近幾年,經典老片重映早已屢見不鮮,但一部上世紀50年代的黑白電影被引進,依然是極其罕見的新聞。

在大量國內觀衆乃至電影人的心中,比利·懷爾德的這部法庭片,無疑是懸疑片的標杆和翹楚,從2013年的《全民目擊》到2023年的《最後的真相》,國內爲數不多的法庭片核心立意與敘事技巧幾乎都是效仿大半個世紀前的《控方證人》。

那些沒有看過《控方證人》的觀衆,也幾乎不可避免地會被影片的劇情吸引併爲結局所震撼。

瑪格麗特·杜拉斯

我們一直都誤讀了瑪格麗特·杜拉斯。

她不只是上世紀後半葉著名的法國女作家、小說《情人》的作者,還是一名被遺忘的導演。

隨着全球範圍內女性電影書寫回應當下的迫切需求,作爲電影人的杜拉斯正在被重新提起。一個立體、反叛,充滿哲思和不確定性的女性導演形象開始在更主流的視野中浮現。

今天,我們就來重新談論作爲“電影人”的杜拉斯。

【本期海報】

《小丑2:雙重妄想》

《只此青綠》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可在微店旗艦店購買《肖申克的救贖》封面紀念版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