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訴法覆議案遭否決 「預防性權利救濟」引熱議 司法院解釋了
憲法法庭。(本報資料照片)
憲法訴訟法覆議案上週遭立法院否決,政務委員林明昕拋出可提「預防性權利救濟」的想法。法界更傳出林明昕已找人送案。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15日排定專題報告「司法訴訟實務上關於預防性權利救濟之適用」,據司法院專報內容指出,憲法訴訟法上未明文「以預防性權利救濟作爲審理之案件類型」,但憲訴法46條有規定「行政訴訟法之規定,除本法或審理規則別有規定外,與本法性質不相牴觸者,準用之」。不過司法院也保留稱,不便對具體個案表示意見。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15日排定專題報告「司法訴訟實務上關於預防性權利救濟之適用」,邀集法務部、司法院報告及備詢。
法務部報告內容指稱,由於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均非本部主管之法規,本部暨所屬機關亦非適用上開法規做成裁判之機關,是相關條文之要件、涵攝範圍以及在實務個案之具體適用,本部尊重司法院基於法規主管機關職權所作解釋,以及法官於個案裁判時本於審判獨立所爲見解。
司法院則先解釋「預防性權利救濟」在民事訴訟法、家事訴訟法以及行政訴訟法的適用。接着談到憲法訴訟法部分,司法院則說,就本案訴訟而言,以預防性權利救濟作爲審理之案件類型,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尚無直接明文。
司法院表示,憲訴法第46規定,「行政訴訟法之規定,除本法或審理規則別有規定外,與本法性質不相牴觸者,準用之。」從而除憲訴法或憲法法庭審理規則已有規定外,憲法法庭審理案件時,得於性質不相牴觸範圍內,準用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
司法院也說,至於具體個案中,行政訴訟法有關預防性權利救濟之規定有無與憲訴法性質牴觸,抑或是否準用、如何準用,以及準用之範圍等,倶屬憲法法庭之審判事項。
至於暫時權利保護部分,大法官依據憲法執掌解釋憲法及憲法審判之權限,爲確保其作成解釋或裁判結果之實效性,憲訴法設有「暫時處分」之保全制度,於第43條第1項明定其要件:「聲請案件系屬中,憲法法庭爲避免憲法所保障之權利或公益遭受難以回覆之重大損害,且有急迫必要性,而無其他手段可資防免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就案件相關之爭議、法規範之適用或原因案件裁判之執行等事項,爲暫時處分之裁定。」
司法院指出,暫時處分裁定具有定暫時法律狀態之效果,且影響重大,個案是否符合憲訴法所定要件而得爲暫時處分之裁定,以及憲法法庭依本院釋字第585號解釋意旨進行法益權衡結果,作成暫時處分之利益是否顯然大於不作成之不利益等,均須由憲法法庭依具體事態判斷。
司法院最後說,有關預防性權利救濟於憲法訴訟程序之適用與實務運作,屬審判事項,應由憲法法庭依具體個案審認決定。司法院不便對具體個案表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