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期權,會有對手方嗎?

如果你想買期權,都會擔心一個問題:我買了期權,那誰來賣給我呢?會不會找不到對手方?其實啊,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場內期權,相比於場外期權,它的一個大優勢就是流動性好。流動性好就意味着想買的人容易買到,想賣的人也容易賣掉。爲了保障這種流動性,上交所的ETF期權採用了一個特別聰明的交易機制,就是競價與做市商混合的交易方式。

場內期權爲啥不愁對手方?

1.場內期權的“人氣”優勢

首先,場內期權和場外期權不一樣。場外期權就像私人定製,交易雙方自己談好價格和條款,市場比較小,交易也不活躍,有時候想找對手方確實有點難。但場內期權就不一樣了,它是在交易所裡交易的,就像一個熱鬧的大集市,人來人往,交易非常活躍。這種“人氣”就是場內期權的一大優勢,流動性很好,不用擔心買不到或者賣不掉。

2.做市商的“保駕護航”

爲了讓場內期權市場更熱鬧,交易所還專門請了一羣“熱心人”來幫忙,他們就是做市商。做市商就像是市場裡的“中間人”,他們隨時準備買賣期權,只要有交易需求,他們就會出現。比如你想買期權,但市場上暫時沒有其他賣家,做市商就會出來賣給你;如果你想賣期權,但市場上暫時沒有買家,做市商就會買下來。這樣就保證了市場裡總是有對手方,想買的人買得到,想賣的人賣得掉。

做市商是怎麼工作的?

1.競價與做市商混合機制

上交所的ETF期權採用了一種很聰明的交易機制,叫做“競價與做市商混合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把做市商和普通交易者的訂單放在一起撮合。做市商的報價和普通交易者的報價一樣,都扔進競價系統裡,大家一起公平競爭。

2.做市商的“雙重身份”

做市商在這個機制裡有兩個身份。一方面,他們是交易者,有自己的買賣策略;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市場的“潤滑劑”,隨時準備提供流動性和報價。比如,當市場上買賣雙方的報價差距比較大,交易不活躍的時候,做市商就會主動調整自己的報價,縮小買賣價差,讓交易更容易達成。

想買期權,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對手方。場內期權市場本來就活躍,再加上做市商的保駕護航,市場流動性非常有保障。做市商就像是一羣“熱心腸”的中間人,隨時準備買賣期權,讓市場交易更加順暢。有了這種機制,不管是想買還是想賣,都能輕鬆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