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余英時討個公道

(圖/本報系資料照)

長期居住美國的史學家余英時先生去世,在臺灣及香港引起很多討論,有人緬懷他的學術成就,認爲足以與自由主義大師胡適及他的恩師錢穆齊名,也有人感嘆他的去世代表民國思想家時代的結束,還有人遺憾他是「學術思想的巨人」,卻也是「現實政治的凡人」。一頭大象,人們總是從自己的視角與需要去「定義」,像余英時這樣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的學者,難免「一個余英時,各自表述」。

非常特別的是,民進黨政治人物及綠營支持者,一向對民國學者沒有興趣,尤其像余英時這樣一個充滿中國情懷,自稱「我到哪裡,哪裡就是中國」,長期支持國民黨政府,被李敖嘲笑爲「中華民國未亡人」的學者,民進黨更是敬謝不敏,拒絕往來。

但余英時去世,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都在臉書稱讚他是「知識分子典範」,中央社、《自由時報》也大篇幅報導他去世的新聞,綠營媒體充斥各界追思緬懷他的文章,讚許他堅定的反共立場與對臺灣民主的支持,極盡頌揚能事。理由無他,因爲余英時反共,可以「爲我所用」。

余英時年少離家走上反共道路,長期與國民黨兩岸理念相近。但近年隨着大陸改革開放與臺灣意識崛起,兩岸關係本質已經改變,加上國際局勢變化,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中國,臺灣也不再是從前的臺灣,國民黨也開始追求兩岸和平發展,但長居美國的余英時未隨之改變,仍維持他一貫對中國與臺灣的觀點和立場,因而給了綠營見縫插針的機會。

2012年臺灣反國民黨、反中運動風起雲涌,旺中媒體集團也被冠上莫須有的「紅媒」大帽子,遭到鋪天蓋地的批鬥,遠在美國的余英時,對臺灣政治動態並未準確掌握,卻受到反中者民主、自由、人權口號的迷惑,誤認爲他們是自由主義同志,卻忽略他們反中本質,因而積極介入反旺中行動,對旺中集團造成沉重的打擊。後來他又聲援太陽花與香港反送中,在在顯示他對現實政治的誤判。

事後證明,余英時對太陽花學運的判斷完全錯誤,當時余英時曾發表《臺灣的公民抗議和民主前途》,從「民主防衛」的角度支持這場學生抗議活動。時隔7年,事實證明太陽花本質上是政治運動,不是「民主防衛」,幕後是民進黨的操作,領頭的黃國昌、林飛帆等人都得到一官半職,獲得政治利益。余英時隔海觀看臺灣這5年來的政局演變,對民進黨掌握政權後,動不動對批評政策的言論查水錶、移送司法偵辦,肆意侵犯人民言論自由,對不聽話的電視臺拒發執照,還濫用立法院多數席次,隨民進黨之意立法打擊國民黨、以一黨之意修「國安五法」、制定《反滲透法》,以白色恐怖手段限制兩岸交流時,是否會同意臺灣許多人對民進黨政府的認知:根本不是一個實踐民主、自由的政府,而是民選的獨裁政府。

余英時對兩岸關係的本質也有很大的誤判,余英時認爲「臺灣一般人想到的是共產黨很有錢,爲了賺錢必須跟共產黨妥協,那就看你要妥協到什麼程度,如果妥協到政治上都不顧的話,臺灣將來會變第二個香港。」第一,臺灣不是前殖民地,臺灣不會是第二個香港。第二,臺灣和大陸交流是爲了和平發展,不單純是爲了賺錢。第三,臺商到大陸固然賺到錢,但對大陸經濟發展也有貢獻,是互利關係,何況兩岸的統一,要經過平等協商與和平發展的過程。

余英時更誤判大陸的發展,他在2012年寫給黃國昌的信中指出,大陸各地羣體抗爭事件每年不下一、二十萬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說不定什麼時候局面失控,一種不能想像的解體局面便會突然出現。將近10年,中共不但未崩潰,習近平積極整頓貪腐有成,反而贏得高政治聲望,而近年大陸經濟持續成長,國民生活水準隨之提高,中共政權顯得非常穩定。

余英時不但被太陽花利用,他支持香港「佔中」同樣是被港獨利用,他一生堅持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卻被臺獨、港獨「蹭」知名度與影響力,民進黨再度執政後,不敢在政治上實現臺獨,卻在文化上切割臺灣與中國的連結,余英時如果在世繼續觀察,應該會對當年支持反旺中、挺太陽花與香港佔中感到後悔吧!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