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爲什麼服劉邦?願意追隨劉邦?

在劉邦發跡之前,蕭何相當於一縣的副縣長,劉邦也就是鄉派出所所長,可蕭何卻處處幫襯劉邦;在揭竿而起後,心甘情願的跟隨劉邦。

爲什麼堂堂一個副縣長,竟然折服於一個混混角色的鄉派出所所長呢?

可能正面很難講清楚,那可以從反面來理解,蕭何憑什麼不服劉邦。

在太史公心中,他還是有些怨氣的,所以史記中,記載劉邦的形象並不好。

高祖本紀中關於劉邦的記載,主要是他當泗水亭長以後的事情,“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吏,爲泗上亭長,延中吏無所不狎侮。”

乍一看,就是一個一把年紀還一事無成的老不正經。

但是,史記畢竟還是尊重事實的,仔細看劉邦身邊的人的記載,特別是和他一起長大的那幾個同鄉的記載,就可以把劉邦年輕時的經歷大致補充起來了。

原文這裡就不列舉了,網絡上有學識豐富網友已經做過梳理。

首先,劉邦是讀過書的,而且不是讀死書,還是那種活學活用,讀完書有自己的思想見解的人。 這一點,和當朝太祖是一樣的,所以他們都能以布衣之身建功立業。

史記有明確的記載,劉邦和盧綰一起讀書,劉邦的弟弟也讀過書。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劉邦家裡的經濟條件不錯,因爲在古代,讀書接受教育的機會,最開始是被統治階級所壟斷的。

讀書人叫 做士,士是統治階級最外圍的階層。

周朝後期禮崩樂壞之後,平民也開始有機會接受教育,學得修齊術,貨與帝王家。

所以就有了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有了活躍與各諸侯國的客卿。

但是讀書還是要有經濟實力的事情,畢竟在農耕社會,讀書意味着多一個人吃飯少一個人幹活,意味着更大的經濟負擔。

劉邦家裡能夠負擔起劉邦和兄弟去讀書,說明家裡經濟條件不差。

還有一個可以證明劉邦家裡經濟條件不差的記載,劉邦家裡是有土地的。 史書明確的記載劉邦不愛幹農活,而他的兄弟們也是有地種的。

第二,劉邦年輕時候就是一個有志向,有追求的人。 劉邦年輕的時候最開始是想去給信陵君當門客的,結果去了之後,信陵君已經去世了,劉邦就給張耳當了幾個月的門客。

張耳原來是信陵君的門客,他不但讓劉邦給自己當門客,而且這個短期門客還給張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年後,張耳兵敗之前,還記得當年的劉邦,劉邦後來也還念當年舊情,說明當時的劉邦應該是有些才學的。

張耳當過信陵君的門客,不是沒見識的人,劉邦沒點本事的話,張耳是不會收他做門客的。

再說劉邦的志向。 古代讀書人叫做士,士就是有資格當公務員的,優秀的讀書人可以向當政者提出自己安邦定國的主張。 比如,商鞅、李斯這樣子的。

劉邦學成之後沒有直接去考公務員,而是選擇了背井離鄉,去找名動天下的信陵君,想給他當門客,說明他當時就有志向,想要幹一番大事。

第三,劉邦在外沒有找到發達的機會,一把年紀以後回到隔壁縣考了個公務員。

注意,劉邦四十八歲纔等到機會起兵反秦,此時秦始皇統一全國也就十年左右。

所以劉邦考公務員的時候,大概是他的故國剛剛被秦國兼併不久,而劉邦此時的年紀大概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放在今天,正好是在職場被歧視的三十五歲左右。

然而劉邦成功考公務員上岸,並且能夠狎侮同僚, 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公務員系統裡面不是混得好的老資歷,並且業務上有兩把刷子的人,誰可以這麼吊兒郎當的。

劉邦自己估計也有點生不逢時的鬱悶吧,他此時的心態,估計他後世的兩個子孫劉秀和劉備能夠體會一二。

他們兩個也是少年遊學,才學爲同輩所推崇,但是苦於沒有機會,只能潛龍在淵。

不過劉邦的內心可能要更加強大,因爲他等待的時間更久,按照那個時代的人的壽命來算,他幾乎快到了生命的終點了 。

然而劉邦並沒有消沉,還是保持了那顆旺盛的進取心。 暮年之時依然敢想敢闖,真正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第四,劉邦在沒有發跡的時候應該做過一些急人之難,不計得失的仗義之事。

劉邦曾經犯過事,有人甘願爲他頂罪; 劉邦家小被當地官吏爲難,有人幫他出頭。

這些事可以側面說明,劉邦的人格魅力。

還有就是別人對他才能的認可,覺得他非池中之物,日後必有一番偉業。

事實上從後來的結果也可以看出來,劉邦身邊的人起碼不是泛泛之輩,他們對劉邦的判斷也是很準確的。

劉邦對全局的掌控能力,臨事應變能力,敏銳的洞察力,都是非常人可比的不世之才。

說完這些,再來讓我們看看未發跡時劉邦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

家境殷實,讀書時成績優異,對書本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身懷學識,立志要做出一番大事業,沒有找到機會也不氣餒。

豪爽大方,不以錢財爲意,能夠急人之難。 混跡職場,有巨大的親和力和號召力。

一旦天下有變,能夠果斷舉事,領導力超羣,有高超的戰略眼光,準確的權衡取捨掌控全局。

對於這樣的人,就問你服不服。我要是蕭何,可能開始的時候只是覺得劉邦豪爽有魄力,到後面見識到劉邦的高張遠矚和臨場發揮以後,只會越來越佩服,那會有不服。

後世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少有不佩服劉邦的,而把劉邦當成一個無賴的,大多數都是源於劉邦在奪天下的時候跳脫務實的決定。

事實上,這正是劉邦的另一個過人之處,能夠把有組織對抗所要考慮的重點,與個人行爲所要考慮的差別分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