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帳篷”裡的“暖服務”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年01月16日
第 02 版)
在西藏日喀則定日縣長所鄉嘎布村安置點,迎風飄揚的警旗下,有一頂深藍色的帳篷,上面貼着漢藏雙語的醒目大字“警務室”。帳篷裡面只有簡單的設施:一張桌子、幾把椅子、數冊登記簿。一支由5名警察組成的小隊,邁着整齊的步伐不斷地在安置點周邊巡邏。
“隨着安置工作順利推進,受災羣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安定的治安環境和安心的生活環境成爲羣衆的迫切需求。”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四郎曲扎說。
西藏邊檢總站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在雜村、嘎布村和玉白村安置點均設立“帳篷警務室”,提供24小時的貼心警務服務和保障。
“警察同志,請你們幫我找找手機。”1月11日,仁多布傑老人匆匆來到嘎布村“帳篷警務室”求助。地震後,他與身在外地的子女失聯。因爲記不住子女的聯繫電話,那部遺落在危房中的手機,成了他與孩子們取得聯繫的唯一希望。
餘震不斷,房屋隨時可能坍塌。民警小心進入屋內,在一片狼藉中仔細翻找,最終成功找到手機。老人顫抖着接過手機撥通電話,聽到子女聲音後,十分激動,緊緊握住民警的手,連聲道謝。
治安巡邏防控、交通疏導、羣衆受損財產清理轉移、“一戶一檔”建立、外來人員排查……每一個“帳篷警務室”,都如同一個功能完備的“派出所”,爲羣衆的安全保駕護航。它還是一個貼心的“服務站”,爲羣衆送上暖心的幫助。
1月7日下午,中國農業銀行西藏分行第一個地震災區“帳篷銀行”在拉孜縣正式營業。
“帳篷銀行”建起來了,還要面對地震後暫時性的斷電斷網。怎麼辦?那就手工記賬。農行西藏拉孜支行的客戶經理們用一個賬本、一支筆開始服務,不讓金融服務斷檔。很快,陸續有客戶前來辦理業務。
旦增羅布是定日縣措果鄉塘仁村村民,地震摧毀了他的房屋,但好在一家人都平安脫險。旦增羅布想到,1月3日他剛從拉薩訂購了一臺農用機械,按照合同約定,1月8日就需支付20萬元尾款,但突發地震,讓他的資金出現問題。
1月7日晚,農行工作人員前往安置點爲村民發放救災物資。旦增羅布看到農行西藏措果營業所主任阿瓊,便說出困難。1月8日一早,阿瓊前往村民安置點爲旦增羅布辦理貸款。中午,旦增羅布就成功收到20萬元“惠農e貸”。這也是農業銀行在此次地震後發放的首筆抗震救災貸款。
除了警務服務和金融服務,在災區各地,記者看到一頂頂“小帳篷”支撐起各類暖心的公共服務:
西藏軍區總醫院應急醫療隊攜帶診療設備、常備藥品等,赴受災較重的村莊開設“帳篷診所”,爲羣衆提供醫療服務;
定日縣郵政分公司在災區搭建“帳篷郵局”,設立了包裹自提點、臨時服務點,恢復災區郵政基本服務,助力受災鄉鎮轉運賑災物資;
“抗震救災中,各公共服務部門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解羣衆之所難,以帳篷服務點等臨時應急方式,確保災區公共服務不斷線、不斷流,以實打實的工作舉措服務好羣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程文浩說。
(綜合本報記者倪弋、史鵬飛、徐馭堯、瓊達卓嘎,人民網記者郝萍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