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患接受預防性治療 動態活動不再是禁忌

馬偕兒童醫院許錦城院長、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庭吉醫師、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劉希哲醫師、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侯人尹醫師,以及衛教大使郭泓志一同響應「2023世界血友病日」。(馬偕醫院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血友病是先天基因缺陷導致的疾病,病患會因凝血因子不足,而出現血流不止、關節腫脹的問題,必須終身用藥控制。隨着檢測工具的進步,近年來的病患人數已有減少趨勢,不少家長爲避免孩子辛苦,而進行人工流產。專家提醒患者應穩定治療,並配合適度的運動,增強肌耐力的同時,也讓關節健康、心血管健康及體況都能夠維持在更好的狀態。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侯人尹表示,血友病通常是媽媽帶原後遺傳給男童,或是孩子自行基因突變所致,過去1年約有100名新發生個案,但如今有逐年減少的趨勢,以去年爲例,僅新增20幾例,推測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檢測工具的進步,一些父母不忍孩子受苦,而進行人工流產所致。

侯人尹表示,血友病患因缺乏凝血因子,會產生身體、腦部出血問題,包括瘀青、解黑便、精神不佳、食慾下降、不想走路(關節痛)等都是發病的徵兆,一些嬰孩因經過生產的擠壓過程,甚至會在一出生後就全身瘀青。若爲重度血友病患,首次關節出血的平均年齡爲1.5歲,3歲以後才進行預防性治療將會增加發生關節病變的風險,嚴重者日後可能得動手術換關節,因此儘早開始規律施打凝血因子十分重要。

長效針劑數年前問世,血友病患每週只需完成2次的注射,讓凝血因子達到正常的濃度。兒童若有體育課,侯人尹建議在上課前一晚先注射,即可正常活動。病患在進行藥物動力學檢測後,可搭配藥廠推出的APP,得知自己的凝血因子「電量」,以及適合從事的活動,如有意外出血的問題,也可隨時紀錄。

今年29歲的血友病患曾先生,在嬰兒時期學走路時就發現患有重度A型血友病,直到2、3年前纔開始接受預防性治療。過去的他,上體育課時都會被老師安排在旁休息,如今透過預防性治療後,已能更安心地從事各種活動,例如潛水。只要在潛水前一晚施打凝血因子,結束後冰敷按摩關節,就能與一般人一樣享受運動的樂趣。

侯人尹表示,以一名60公斤的成人患者爲例,一次注射所需要的長效針劑爲3000單位,每週6000單位,經試算1個月就要花上55萬元,所幸這款藥物已有健保給付,只要患者穩定接受預防性治療,就能避免因出血所衍生的風險,減少後續的醫療支出。與需求性治療相比,預防性治療能夠更大程度地幫助患者參與各項社交活動,提高患者的生活的充實度,讓「動態」活動不再成爲血友病患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