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濱海花園慶中秋”演出活動線上舉行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9月2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濱海花園慶中秋”往年主打的文藝表演今年從線下搬到線上,負責編舞的舞者希望通過舞蹈《喚秋風》,喚起公衆對中秋節的嚮往。
爲期兩週的“濱海花園慶中秋”9月18日掀開序幕,主辦方推出一系列線上活動如音樂和舞蹈表演、學習製作冰皮月餅、練習手作如打“好運”結和摺紙蓮花,以及虛擬導覽賞燈飾等。
舞蹈視頻寓意跨空間相望
自由舞者夫妻鄭龍(26歲)和李瑞敏(29歲)呈獻的舞蹈表演《喚秋風》是其中一個活動亮點,預錄的舞蹈視頻將在26日晚上8時於濱海灣花園社交媒體頁面上線。
鄭龍和李瑞敏受訪時透露,他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爲《喚秋風》密集編舞和排練,舞蹈從中秋這個概念往外延伸,帶出秋風習習,秋天的思念惆悵,以及在外遊子和家人於中秋節跨越空間相望的感覺。
鄭龍說:“在這個大環境下,大家可能常會悶在家裡,或許心情比較鬱悶,所以我們就想以‘喚’這個字來喚起大家對生活的熱愛、對家人的思念、未來的展望這些感覺。”
鄭龍夫妻倆過去都曾參與濱海灣花園的現場表演,對於此次改成預錄而非現場表演形式,李瑞敏表示她早預料到,因此也有心理準備。
她說:“我覺得在現場體驗觀衆反應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但這或許不是我最在乎的一點。我比較在意如果觀衆只能透過屏幕看錶演,那觀衆會有什麼感受。”
鄭龍指出,往年的中秋節表演不僅有雙人舞還有羣舞,他們今年花了更多心思探索隊型和表演形式,讓整個畫面不會枯燥乏味。
六大燈飾貫穿家庭與社區團結兩大主題
此外,在疫情下的新常態生活,愈加凸顯中秋節“月圓人團圓”的意義,濱海花園慶中秋的六大燈飾貫穿家庭團聚和社區團結兩大主題。
其中“杏林送暖”燈組典故源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相傳他免費施醫贈藥,只要求病患痊癒後栽種杏樹。董奉會用杏樹果實換取糧食,幫助老弱貧病和其他有需要者。主辦方以此燈飾感謝醫療人員在疫情期間的無私奉獻。(卓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