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我們要恭喜那些,喜歡獨來獨往、不合羣的人
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在我們的身邊總會有這樣一類人,
他們獨來獨往,通常話不多,哪怕是與朋友聊天,多數情況下也只是默默扮演着聽衆的角色。
這一類人看似不合羣,實則品性都特別的好。
對於能夠享受獨處時光的人來說,獨來獨往有時並不會讓他們感到寂寞無聊。
反而會讓他們真正地感受到自由和平靜的喜悅,也讓他們能夠在孤獨中沉澱自己,纔有能量去滋養他人。
在心理學領域當中,孤獨作爲基本情緒的一種。
被視作是對於社交孤立一種複雜而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長久以來,孤獨的存在意義也被認爲是驅使個體向外尋求社會聯結的內在動因,
也是人能夠具備社會性特徵的基礎和根源。
更通俗一點說,孤獨通常都是被定義爲一種不被接納的負面情緒而存在。
受到我們的排斥和厭惡,認爲獨來獨往的人本質上還是爲了掩飾自己社交能力不足的缺陷,
所謂的“享受孤獨”也不過是對自己不合羣的逃避和粉飾。
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傾向於去與那些交際能力強、人緣好、左右逢源的人成爲朋友。
因爲在我們的刻板印象當中,這些人的情商高、比較好相處,更有可能和我們成爲朋友。
相比之下,那些獨來獨往的人則顯得不夠平易近人,他們似乎總是遊離在人羣之外,自命清高。
但事實是,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都存在着誤區。
根據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在同一社交羣體內部,那些智商越高的人,越是喜歡獨來獨往。
而“合羣”對於這些智商高的人來說,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同時他們在相同階段內所需要處理的社交關係越多、越複雜。
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事業、目標的滿意度就越低。
這也就是說,對於智商相對較高的人來說,他們和身邊人相處的狀態往往都是向下兼容的。
爲了普遍意義上的“合羣”,他們不得不爲了迎合社交氛圍而僞裝自己。而這個過程則會讓他們感到心力交瘁,頗有些“被動社交”的意味。
那些平日裡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內心世界往往非常充實和富足。
通過觀察,我們大致能夠將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分爲以下三種類型:
對於前兩種類型來說,他們喜歡獨處很多情況下可能是由不當的家庭教育導致的。
在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下壓抑自己的天性,變得自卑、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
擔心他人的嘲笑和不滿等等,但其實他們的本性是十分純良的。
內心一旦接受了一個人,就會願意與之交心,全心全意地對待對方。這樣的人,往往也是值得交往的人。
而對於最後一種類型來說,他們習慣於獨來獨往,是因爲自身的獨立和強大。
他們身上獨立的思考和行動能力,讓他們從自身汲取的能量遠遠大於社交圈子所能提供給他們的支持。
這樣的人將與自己獨處的時間當作是自己的增值階段,在孤獨中成就自我,很多自己的領域有所建樹的人物都是類似的“獨行者”。
比如《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爲了寫作他曾經一個人在山野荒郊中居住了七年之久,
正是那些單調枯寂的日子,才讓他潛心寫作,打磨出了震撼人心的作品。
由此可見,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孤獨又獨來獨往的人。
他們的品行都是可圈可點的,也是值得我們用心去深入交往的。
儘管無論是獨來獨往還是“社交達人”,哪一種性格都沒有優劣之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都只是個人特點罷了。
但賈平凹也曾經在他的散文《自在獨行》當中寫道:
我想所有獨來獨往的人內心都在這繁忙奔波的城市之中保留了獨屬於自己的一片淨土。
靜候有人能夠了解並走進他們的內心,感受那一方純淨、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