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胡某宇自殺」始末,這3點務必重視!
就目前社會廣泛關注的胡某宇失蹤事件一案,官方定論系自殺。
在他留下的一支記載着「清晰自殺意願」的錄音筆中,有這樣一句話:「現在我好想去死,感覺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們痛心哀悼,但更希望大家注意到:
青少年自殺成因是複雜的;
識別早期身心異常信號十分重要;
以及當我們談論自殺,我們更應關注「談論」本身可能造成的影響。
據世衛組織資料顯示,在全球範圍內,自殺是15-19歲人羣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
而在中國,自殺也是導致15-34歲年輕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國青少年自殺率已經位居全球第一,自殺已經成爲我國青少年排名第二的死因,僅次於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
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據北醫兒童發展中心所發佈的《中國兒童自殺報告》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0萬名兒童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分鐘就有兩人死於自殺,八人自殺未遂。
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發佈的《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每5箇中學生中就有1人曾考慮過自殺,佔樣本總數的20.4%,超16%的學生都有輕生念頭,而爲自殺做過計劃的佔6.5%。
顯然,TA們遭遇了依靠自身力量難以走出的困境,而造成困境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
官方發佈的胡某宇心理刻畫內容,比較清晰的告訴了我們青少年自殺的內外部原因:
最終,胡某宇出現明確的厭世情緒,選擇輕生。
由此可見,自殺的原因是複雜的,並非某一種單一因素造成的結果。
悲劇的發生往往是偶然中的必然。
沒有人會突然看破生死,這只是各種身心問題和應激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遇到了引爆點所做出的衝動決定,人格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難以獲得成就感甚至出現暴力的校園環境
•幸福感缺失或無法提供支持的家庭環境
•充滿網絡暴力和鼓吹喪文化的網絡環境
負面的環境猶如促使悲劇生長的土壤,即便沒有滋生出自殺的果實,也會對青少年的身心成長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長期處於負面環境中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
以抑鬱症爲例,據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抑鬱障礙終生患病率爲6.8%,其中抑鬱症爲3.4%,目前我國患抑鬱症人數9500萬。
抑鬱症發病羣體呈年輕化趨勢。有研究認爲,成年期抑鬱症在青少年時期已發病。
當青少年長期處於負面環境中,心理問題持續出現,同時缺乏合適的情緒發泄渠道,環境也沒有給予足夠的心理支持。
如遇到特殊的應激事件,就很有可能會釀成悲劇的發生。
被師長批評、成績下降、與人產生矛盾、遇到暴力事件等,這些都可能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並不是所有悲劇都不可避免,調查顯示,80%的人在自殺前,都明確表達過自殺意願。
如果我們能對自殺者的行爲和言語多一些觀察,對他們自殺前的特殊表現多一點了解,就能阻止自殺發生。
自殺的發生並非一蹴而就,一般認爲有自殺企圖、自殺觀念、自殺計劃、自殺行爲四個交織發生的過程。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五個方面來判斷青少年是否已經出現自殺企圖。
當觀察到他人的身心異常,千萬不要忽視、懷疑、指責或諷刺。
1、建立溝通:如果可以的話,安排足夠的時間私下交流,建立融洽的溝通。
2、詢問想法:在恰當的時機詢問對方,是否有自殺的想法(一般情況下,詢問想法會讓TA們感受到被理解)。
3、詢問計劃:如果對方給予肯定答覆,詢問是否有自殺的計劃(如果TA的計劃詳實,並在近期就 打算執行,如果可能的話,消除自殺機會後,馬上尋求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4、給予支持:無論對方是否有具體的計劃,都應給予足夠的情感支持,充足的陪護,避免其獨處,並擇機及時尋求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我們應該意識到,當自殺事件被廣泛談論的時候,對於有自殺傾向或已經具備自殺計劃的心理疾病患者們,可能出現較大的負面影響。
當我們與朋友交談或在網上發表評論時,任何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好脆弱啊」、「就這」,都可能給擁有自殺念頭的人帶來更深刻的羞恥感和無望感。
當我們傳播自殺者的遺書、照片,儘可能還原自殺的場景、細節時,都可能促成一些正處在困境中的人自殺意念加強、自殺計劃完善。
我們應避免對複雜的自殺事件簡單歸因。例如 :TA自殺是因爲抑鬱症,TA的自殺是父母造成的。
簡單歸因會造成諸如「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父母皆禍害」等不當認知。
我們不應發表美化自殺的言論。例如:TA做了我們沒勇氣做的事情,TA去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相比渲染不可避免的悲痛,我們更需要跨越困境的方法和幫助生者的智慧。
我們更不能將自殺的行爲正當化、正義化,認爲是「被迫的」,「無奈的選擇」,這可能會讓正處在痛苦之中的TA,傾向於用錯誤的自殺手段結束痛苦。
沒有人不貪戀生之美好,沒有人是真的想選擇死亡。
身心痛苦固然難以獨立超越,但更折磨的是孤立無援。
「別放棄更多的可能性,我正在關心你」,一次恰當的,微小的關注也許就能改變TA們的命運。
審覈醫生:彭旭
責任編輯:劉巖
插畫:劉巖
免責聲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適的健康信息,內容均爲科普知識介紹,不含有推薦、證明等廣告屬性。科普內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方案,如有需求請您及時就醫。作爲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現極限詞,爲醫生臨牀經驗中的個人認識或學界共識,是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其客觀重要性的表述,無廣告屬性。
如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或對文中來自網絡未能找到出處的圖片有版權異議,請發郵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