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廠們:不好意思,明年也已售罄

​最近,芯片大廠頻頻傳出售罄的消息。

芯片出現售罄的情況並不常見,但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會發生。比如2021年全球芯片缺貨潮,在這一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着嚴重的芯片短缺問題,多家芯片公司的產品都出現了供應緊張甚至售罄的情況。

與疫情時期的大多數芯片缺貨不同,這次是缺的是細分領域的AI芯片。

售罄的芯片大廠們

最近,英偉達的 Blackwell GPU 未來12個月的供應量已全部售罄。

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與英偉達管理層會面後得到的消息,英偉達的傳統客戶(如亞馬遜、戴爾、Google、Meta、微軟等)已經購買了英偉達及其合作伙伴臺積電在未來幾個季度將能夠生產的所有 Blackwell GPU。這意味着現在下訂單的新買家必須等到明年年底才能收到貨。

Blackwell GPU 系列是英偉達在今年3月發佈的。Blackwell GPU 採用定製的雙光罩極限 4NP TSMC 工藝製造,GPU 芯片通過 10TBps 芯片到芯片鏈路連接到單個統一的 GPU,擁有 2080 億個晶體管。這比 Hopper 系列的 800 億個有所增加,幷包括第二代變壓器引擎和新的 4 位浮點 AI 推理功能。

8 月,Nvidia 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在公司 2024 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告訴分析師,公司預計 2024 年最後一個季度將實現"數十億美元的 Blackwell 收入"。Blackwell GPU的售罄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I的持續熱度。

前不久,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還宣佈正在墨西哥打造全球最大的英偉達GB200芯片製造工廠,以應對AI市場對Blackwell芯片的火爆需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市場對Blackwell芯片的需求達到"瘋狂程度"。計劃到2025年產能達到20000臺英偉達NVL72機櫃。

這並非英偉達第一次售罄。

英偉達上一次售罄是去年的H100 GPU。當時自 ChatGPT 引發生成式 AI 熱潮後,擅長訓練大模型的英偉達 H100 GPU 需求大增。2023 年 4 月開始,GPU 市場供應變得緊張,到 8 月左右,英偉達 H100 GPU 出現大量短缺,即使當時立即訂購,也要等到 2024 年第一季度甚至第二季度才能用上。

OpenAI、Meta 等 AI 公司,亞馬遜、微軟等雲計算公司以及衆多想訓練自家大模型的科技公司,對 H100 GPU 的需求量巨大。據估算,當時 H100 的缺口高達 43 萬張。

隨着AI的熱潮來襲,售罄的不只英偉達,還有與高性能AI芯片相匹配的HBM。在今年2月,SK海力士管理層表示,雖然計劃在 2024 年讓 HBM 的產能實現翻番,但該年(2024年)的生產配額已經全部售罄,公司已開始積極籌備 2025 年的訂單。其銷售和營銷副總裁也表示,海力士提前預見了 HBM 內存的高需求,已提前做好提高產能的準備,以滿足市場需求並保護其領先地位。

到了5月份,SK海力士CEO 在新聞發佈會上又宣佈按量產計劃 2025 年生產的 HBM 產品也基本售罄。

今年3月份,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4 年美光的 HBM 產能已銷售一空。這主要是因爲人工智能服務器的需求推動了 HBM 的快速增長,使得市場對 HBM 的需求極爲旺盛。當時,Sanjay Mehrotra 提到 2025 年的絕大多數 HBM 產能也已被預訂。到了6月,美光科技再次表示 2024 - 2025 年的 HBM 內存芯片已全部售出。

如此火熱的需求背後,有一家公司在默默收錢——臺積電。

毫不誇張地說,臺積電以一己之力卡着AI芯片領導者英偉達、博通以及AMD的AI芯片產能脖子,控制着全球幾乎所有的AI芯片產能。

憑藉領先業界的2.5D以及3D chiplet先進封裝,臺積電吃下市場幾乎所有5nm及以下製程高端芯片封裝訂單。並且由於先進封裝產能遠無法滿足需求,英偉達GPU長期以來供不應求。

臺積電產能持續吃緊。法人預期,截至今年底,保守估計臺積電3納米月產能至少達8萬片,後續進一步擴增到10萬片;未來也會在美國與日本廠區另各建置每月1.5萬片3納米產能,等於未來3納米制程在海內外廠區月產能合計將達13萬片左右。有機構預測,臺積電目前3nm製程產能利用率已達110%。

臺積電今日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臺積電合併營收 7596.9 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 39.0%,環比增長 12.8%;第三季度淨利潤 3252.6 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 54.2%,環比增長 31.2%。

臺積電第三季度毛利率爲 57.8%,營業利益率爲 47.5%,稅後純益率則爲 42.8%。

第三季度,3 納米制程出貨佔臺積公司 2024 年晶圓銷售金額的 20%,5 納米制程出貨佔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 32%;7 納米制程出貨則佔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 17%。總體而言,先進製程(包含 7 納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 69%。

臺積電可以說賺得盆滿鉢滿。

AI的泡沫會否再次上演?

現在英偉達市值已經漲到了3.39萬億,臺積電最近市值也觸及萬億美元。

英偉達的可怕之處在於,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上漲了近 1,000%,這意味着 2022 年底的 10,000 美元投資今天將價值近 100,000 美元。在股價的步步推高下,不少人都在擔心:"明年的AI,還火嗎?"

日前,一則有關"2美元/小時出租H100:GPU泡沫破滅前夜"的報道引發國內市場高度關注。相關文章指出:英偉達H100 GPU在2023年3月上市之後,因需求激增供不應求,其租賃價格從最初的每小時4.7美元一度飆升至每小時8美元以上。但今年以來,H100開始"供過於求",每小時租賃價格降至2美元左右。

AI的投機泡沫會否再次上演?這個問題牽動着每一位AI投資者的神經。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結合不同預測機構、大廠和市場需求來看。

機構方面,還是處於看好的狀態,看好的時期是在今明兩年。超大規模企業的資本支出最終將達到峰值,最早可能在明年。

花旗:算力需求仍然龐大

華爾街金融巨頭花旗集團的最新預測數據,到2025年,美國四家最大規模科技巨頭的數據中心相關資本支出預計將同比增長至少40%。相關的龐大資本支出基本上與AI掛鉤,這代表花旗認爲ChatGPT等AI應用的算力需求仍然龐大。

花旗分析師團隊在一份投資者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AI GPU以及人工智能網絡的增長機遇正在從數據中心內部的單個服務器系統之間連接擴展到通過DCI連接多個旗艦型數據中心的大型人工智能算力平臺。"該分析師團隊由華爾街明星分析師阿提夫·馬利克(Atif Malik)所領導。

高盛:明年大型科技公司繼續投入大筆資金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在10月10日的報告中寫道:"雖然這些股票(即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相關股票,如Arm、臺積電)相對於歷史而言似乎相對昂貴,但對人工智能的需求可能會導致大型科技股在該領域的資本支出上超過投資者和分析師目前的預期。"

谷歌、微軟、亞馬遜和Meta都表示,到明年,它們將繼續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投入大筆資金,這將造福以英偉達爲首的人工智能硬件公司。高盛稱,總體而言,大型科技公司將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花費2150億美元和250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資本支出。

摩根大通(JPMorgan):預期2025下半年獲利將趨於穩定/上升

摩根大通分析師哈蘭蘇爾(Harlan Sur)預計,2024年半導體行業收入將增長6%至8%。他表示:"我們仍看好半導體和半導體設備類股,因爲我們認爲股市應會繼續走高,預期2025年下半年供需將改善,且2025年下半年獲利將趨於穩定/上升。"

大廠方面,美光、SK海力士、英偉達對於明年的AI需求持樂觀狀態。

美光:預期樂觀

9月26日,美光美股盤後發佈截至今年8月29日的2024財年第四財季報告,整體表現遠超市場預期。其收入達到77.5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76.5億美元,同比增長近93%,創下了十年來最大的漲幅。

對於下一季度的營收預測,美光也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給出了約爲87億美元的數字,同比增長超過一倍,高於分析師預期的82.1億美元。

SK海力士:加大AI需求投資,繼續擴產

SK 海力士還在積極擴展。SK 集團強調:"隨着AI時代的來臨,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在HBM等與AI生態系統緊密相關的業務領域,集團將進行歷史性的大規模投資。"

爲了滿足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開發需求,SK 海力士計劃斥資約 146 億美元在韓國構建新的存儲芯片產能。其韓國清州的 M15X 晶圓廠預計將在 2025 年 11 月完工,隨着新工廠的投產,公司的 HBM 產能預計將得到顯著提升。

另外,SK 海力士已開始量產全球首款12層HBM3E產品,容量爲36GB,這是迄今爲止現有HBM的最大容量。與上一代相比,這款新品中的單一DRAM芯片薄40%,維持同等整體厚度的同時,容量卻提高了50%。這款產品將於年內供貨。

市場需求

DIGITIMES Research 的一份報告,預計到 2024 年,能夠開發和運行 ChatGPT 級生成式 AI 的高端 AI 服務器出貨量僅佔所有服務器的 3.9%。分析師認爲這個出貨量根本無法滿足雲服務提供商的需求。

湯之上隆也認爲:"到目前爲止,英偉達的GPU 狂熱還只是剛剛開始。全面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熱潮即將到來。"

他撰文計算到,2022年高端 AI 服務器出貨量爲3.4萬臺,因此只能構建一套 ChatGPT 級AI系統(這正是 ChatGPT)。次年,即2023年,高端AI服務器出貨量達到 20 萬臺,因此可以構建6 到 7 ChatGPT級AI系統。預計今年,有可能構建18至19個 ChatGPT級AI系統。這個出貨量,對於美國的足雲服務提供商來說是不滿意的。

黃仁勳這位英偉達"掌舵人"也在日前現身說法。在接受Altimeter Capital採訪時他強調,對英偉達的持續看漲與互聯網泡沫頂峰時期圍繞思科的狂熱完全不同。英偉達正在"重塑計算",未來將是"高度機器學習"的時代。

"摩爾定律已經基本宣告終結",他表示,爲了提供必要的算力以跟上未來計算密集型軟件的步伐,未來4~5年內,現有數據中心將需要價值約1萬億美元的GPU來實現升級。

結語

明年 AI 還會火嗎?

從當下的市場狀況分析,數據中心和雲服務提供商已將明年的 AI 芯片產能搶購一空,資本投資也有望在明年攀至高峰。

目前來看,形勢似乎一片大好。然而,投資放緩的時刻終究會來臨,關鍵在於它何時出現。人工智能軟件通常以用戶訂閱的形式存在,而硬件則爲一次性銷售。鑑於此,有分析師發出警告,稱人工智能芯片股正處於泡沫之中,一旦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的鉅額支出減少,泡沫終將破裂。

事實上,科技巨頭們最近的收益報告顯示,他們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的巨大投入與獲得的投資回報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擴大,這也考驗着華爾街逐漸被消磨的耐心。谷歌、微軟和亞馬遜的股票在今年夏末都出現了下跌,在這之前,它們的季度財務報告表明,這些企業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高達數十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