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危機顯現,婦產科迎來寒冬,醫生呼籲:救救產科
2016年,全面二胎開放的時候,許多醫學院的學生覺得自己“趕上了時代”。
那一年,我國新生兒數量爲1867萬,較2015年增長了11.5%,二孩及以上佔比更是高達45%。
所有人都認爲,屬於母嬰行業的春天到了,可沒有人能夠想到,這個“春天”僅僅只維繫了一年。
到了2017年,雖然二孩及以上佔比超過了50%,但出生人口已經轉而下滑,那一年新生兒數量是1764萬人。
相較開放二胎的2016年,新生人口已經下滑了一百萬。
到2023年,僅僅是過去了七年時間,我國出生人口就從1876萬人,下降到902萬人,在短短七年的時間裡,新生兒出生人數,直接減半。
七年前,我們還大力倡導順應二胎政策,開放更多婦幼保健院和婦產科,但七年後的今天,最先告急瀕臨倒閉的,也是婦產科。
2020年初開始,朋友阿澤一直在婦產科工作,在過去短短的幾年時間裡,隨着新生兒數量的銳減,阿澤見證了婦產科隨着新生兒數量減少緩步進入寒冬的過程。
剛剛全面開放二胎的時候,阿澤還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彼時志向爲產科的阿澤滿懷希望,認爲自己趕上了一個時代的列車,來得正是時候。
但沒有人能夠想到,這輛列車僅僅跑了一年,便放慢了腳步。
2016年,是我國人口史上的轉折點,那一年全面放開二胎,標誌着三十餘年的計劃生育徹底走向歷史,也正是那一年,產科專題紀錄片《生門》在國內引起轟動,婦產業務相關私立醫院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母嬰產業和社會議題一片欣欣向榮。
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全面放開二胎帶來的紅利在短短數年裡就逐步消失,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還有1062萬人,到了202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956萬,到了2023年,這數字降爲902萬人。
與此同時,在最近的兩年時間裡,人口負增長的趨勢也開始加快。
作爲迎接新生兒的第一站,婦產科是最早感受到人口結構變化的地方,也是最早承受人口結構變化帶來衝擊的地方。
根據公開報道,僅僅是2023年一年時間裡,全國多地就有數十家醫院合併或直接關停了婦產科,這些包括綜合性三甲醫院、鄉鎮醫院、私立醫院和中醫院,在嚴峻的形勢之下,多位醫生都發文公開呼籲“救救產科”。
但問題是,能夠怎麼救呢?
人口生育是高度自願、高度個人化的東西,我們只能通過鼓勵的方式去刺激生育,很難通過強制性的方式,去要求人們生育。
在生育成本、育兒和教育成本齊高的今天,家庭乃至父母對多生的牴觸,已經波及到婦產科,這是時代的浪潮,但拍下來的時候,卻帶着致命的風險。
婦產科從風口,變成夕陽產業,只需要幾年時間。
如今,一些婦產科從業者有的開始考公,隨時準備永久離開醫療行業,還有的在積極尋找轉型和跳槽的機會,而在新生代的醫學生裡,願意從事產科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
而在一些偏遠人口老齡化的城市裡,婦產科已經不是要考慮業務量下降的問題,而是要考慮婦產科如何活下來的問題。
上海市第一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段濤表示,即便在專門服務孕產婦的婦幼保健院,一些地區的業務量也已經下降了50%到60%,過半業務量的流失會導致“發不出績效獎金,也留不住醫生們”。
今年2月份,這位主任醫師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文,呼籲“救救產科”,這條帖子獲得了數千條轉發。
婦產科的寒冬,本質上還是新生兒的逐漸減少帶來的,這是時代的陣痛,難以避免。
江西贛州市定南南方中西醫結合醫院在今年初,也逐漸停止了產科業務,2017年的時候,贛州市還迎來了14.4萬的新生兒,到去年這個數字也已經腰斬,直接跌到了6.36萬。
定南南方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去年全院的分娩量已經下降到只有45人,這意味着平均每週只有不到1位產婦來醫院生產,而產科卻要爲此維持10多名醫護人員。
供需市場的失衡,意味着供給方婦產科,必須要做出重大調整,以適應市場需求。
在新生兒數量銳減之下,婦產科的關停,就連三甲醫院也無法避免。
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是一家三甲醫院,但在今年3月11日的時候,該院已經停止產科服務,副院長表示,平時醫院產科住院病人只有個位數,醫護人員則有十來位,婦產科成立以來,每年穩定虧損300萬元。
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很有可能會導致一些個別城市因爲缺乏婦產科,從而導致產婦的生產分娩問題。
爲了應對婦產科關停潮,衛健委早在今年3月就發佈《關於加強助產服務管理的通知》,該通知要求人口30萬以上的縣市必須有2家公立醫院能夠開展助產服務,30萬以下的縣市起碼要有1家公立醫療機構。
這些通知還特別提到,產科醫護的薪酬不得低於醫院的薪酬平均水平,且“嚴禁向產科和產科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產科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
通知裡的這條特別信息,也揭露了婦產科在醫院裡一個尷尬的地位。
掙不到錢、無法爲醫院創收,但卻又承擔着極其重要的人口大局。
很多婦產科的工資結構中,“績效”都是工資的主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婦產科所面臨的問題,很多從業者的績效已經發不出來了,在失去績效的情況下,婦產科醫務人員的收入自然也會直線下降。
這個現象在醫院已經非常普遍。
在大部分地區,婦產科醫師的收入都要普遍低於其他科室。而在公立醫院裡,醫生的一部分收入來自固定收入,一部分收入則來自績效,而績效又和業務量直接掛鉤,這也註定了當婦產科缺乏“績效”的時候,婦產科醫務人員的收入也在穩步走低。
公立醫院還能夠享受部分撥款,完全依賴業務量的私立醫院,則更爲艱難。
民營婦產專科醫院曾風光一時,2003年到2014年間民營婦產醫院從23家一路擴張到460家,其龍頭企業和美醫療更是在2015年港交所上市。
但隨着新生兒數量的逐年下跌,市場快速下滑,和美醫療已經於2021年退市,另外上海愛爾貝佳、長沙百佳瑪利亞醫院也因爲經營狀況差,陸續關停。
計劃趕不上變化,用來形容婦產科再合適不過。
2016年剛剛全面放開二胎的時候,所有民營婦產醫院都在加碼投資擴張,一家醫院的投資決策週期至少3至5年,二胎放開後,醫院們紛紛佈局投入,但結果是,短短几年時間裡,醫院分娩量越來越少,業績下滑,醫生流失,最終運營狀況也越來越差。
而在公立醫院,婦產科也處在一個尷尬位置。
錢少、事多、糾紛多,是所有產科醫院都抱怨的臨牀問題。
面對需求下降,市場新生兒不足,醫院不重視無法“創收”的產科成了必然,而這又反過來導致產科醫務工作者面臨尷尬局面。
最終,一個人口下滑的趨勢威脅到婦產科,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放開二胎帶來的紅利很快消失,第一批還未婚未孕的男女又遲遲不願結婚生娃,人口形勢到了一個異常嚴峻的時刻。
婦產科僅僅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在婦產科陷入寒冬後,緊隨其後的就是月嫂、幼教業、再然後就是母嬰產業、幼兒園、小學、初中。
在這個過程中,人口就像是一頭灰犀牛,我們正看到它不緊不慢地朝着我們撞來,但我們所能夠做的,其實並不多。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