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碎無憂”消除手機回收後顧之憂

原標題:“芯碎無憂”消除手機回收後顧之憂

據新華社報道,1月18日,中國資環集團手機安全回收處置示範項目在天津、汕頭啓動試運行。消費者可通過“芯碎無憂”平臺(小程序)或者電話服務熱線下單,既可以選擇上門現場破損服務,也能選擇郵寄保密回收。整個過程可視化、可追蹤、可溯源。手機回收到基地後,在保密車間拆解出電池和屏幕,進行整機破損銷燬。同時,手機拆解後可提煉稀貴金屬。

作爲循環經濟領域的“國家隊”、國內首家專注資源循環利用的央企,中國資環集團的“芯碎無憂”平臺,有助於消除人們對廢舊手機回收利用的後顧之憂。

廢舊手機的安全回收處置早就成爲社會問題。一方面,廢舊手機數量龐大,閒置浪費嚴重。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數據顯示:在我國平均每年產生的6億至7億部廢舊手機中,回收處理量爲2億至3億部;隨着手機更新週期逐漸縮短,手機的報廢量越來越大,根據行業數據測算,“十四五”時期,我國手機閒置總量將達到60億部,二手手機潛藏價值超6000億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數據顯示:手機廢棄後,約54.2%被消費者閒置留存,只有約5%能夠進入專業的廢舊手機回收平臺或“以舊換新”回收渠道。

實際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手機廢棄後普遍被閒置留存,自然是巨大的資源浪費。一部手機配件有數十種元素材料,包含金銀鈀銠等多種稀貴金屬,被譽爲“金屬寶庫”。大量廢舊手機被人們閒置留存,就成了放錯地方的“礦產資源”。

另一方面,在信息時代,廢舊手機的信息安全問題愈發嚴峻。不少家庭的廢舊手機越攢越多,寧閒不賣。全國多地消協調研發現,數據信息安全成爲影響人們處置廢舊手機的最大因素。不少消費者表示,賣多少錢在其次,存在手機中的照片、視頻、聊天記錄等個人隱私,以及投資理財、手機銀行、購物、支付等軟件的賬號與密碼,即便經過格式化處理或恢復出廠設置,在把廢舊手機賣了或“以舊換新”後,也難保不被專業人士恢復數據,導致個人信息泄露,這對專業人士來說是小菜一碟,所以只能扔在家裡。廢舊手機這個“金礦”,開採起來並不容易。

此前有專業人士建議,消費者處置廢舊手機要選擇正規、有一定知名度、售前售中售後及退賠服務流程完善的平臺,確保交易安全可靠。實際上,要消除人們的顧慮,廢舊手機回收行業的規範化、標準化和透明化纔是關鍵。如今,中國資環集團“芯碎無憂”平臺試運行,就爲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正規平臺,其以可視化、可追蹤、可溯源的方式回收利用廢舊手機,有助於實現廢舊手機高質量回收、交易、安全處置、再生利用,減少電子垃圾,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率,帶來經濟效益。

當然,針對廢舊手機回收環節中涉及隱私信息銷燬的部分,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健全全國性的法律規範,將保護用戶隱私信息的責任,賦予回收涉及個人隱私電子產品的經營者,明確經營者在回收廢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時,應當面清理用戶個人信息,維護客戶隱私權,且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戶相關信息,且要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保障數據清理效果達到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

廢舊手機回收還需突出生產者責任,手機生產者(包括連帶的銷售商)擁有專業技術人員,可以保障數據清理效果,回收利用在保障信息安全上,具有較高的可信度,更關鍵的是,手機生產商對自己出產的手機知根知底,擁有回收利用的先天優勢。當廢舊手機回收省去衆多的中間商,直達生產者,消費者無疑會少些顧慮。(何勇海)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