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顏色綁架百姓 再陷惡鬥輪迴
反萊豬等四大公投將在12月18日舉行,民進黨政府無視民意走向,擬導向爲藍綠對決模式,挽回當前的劣勢。圖爲醫師蘇偉碩2020年在寒風中高舉標語,表達對政府進口萊豬的不滿。(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政黨黨員人數僅佔選民總數6%,其餘94%均爲無黨籍。然而,執政者決定國家走向時,總習慣性將老百姓先分裂、再對撞,刺激對立以求綁架多數;即便是本質均屬民生經濟的1218四大公投案,也一一被架着脖子走向這條不歸路。爲政者若繼續以操縱意識形態方式,讓本該是人民直接展現意志的公投再次淪爲政爭工具,無論結果如何,整個臺灣沒有人會是贏家。
2000年以來的3次政黨輪替,臺灣雖持續朝民主深化之路邁進,但無論誰當家,卻總是難以放下二元對立的執政模式,在公共政策、立法方向乃至於人事的安排,都不忘以藍、綠做區隔,凡事只問顏色、不問是非;抹紅、抹黑,漸漸變成萬靈丹。這種不講道理的文化,儼然成爲臺式民主特色。
具體而言,反萊豬、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重啓核四這四項公投,本質上均屬民生經濟;前三者,更都是民進黨執政前的主張。正因如此,目前各方揭示的民調均顯示,民衆對這三項公投案贊成的比例是顯著高於反對。
但蔡政府顯然無意與主流民意溝通、對話,而是一刀切,定調公投是國民黨操作黨同伐異的惡鬥工具。言下之意,就是在召喚意識形態幽靈,要選民別管公投意旨孰是孰非,企圖將局面扭轉成藍綠之爭。這樣的公投,已經不配再被稱爲是人民直接意志的展現。
在政治力催化下,四大公投案會走向何方,實已難以預料。或許,在府院黨大軍壓境的威力下,真會有愈來愈多選民把價值擺一邊、顏色放中間;但,這種以對立螺旋喚來的公投結果,真能化解代議政治缺失、解決政府決策的疏漏嗎?
爲政者若是真心想讓臺灣人過好日子,是該放下意識形態之手,別再拿顏色綁架百姓;唯有如此,纔可能靠着民主力量幫助政府走出執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