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一度搶進政壇 太陽花世代大退潮
黃捷屬太陽花學運世代,2024年大選當選立委。聯合報系資料照
太陽花學運開啓青年參政的契機,也醞釀着政治第三勢力的空間,時代力量在二○一六年國會搶下五席立委,並在二○一八年地方選舉有十六席議員上壘,包含黃鬱芬、林穎孟、黃捷等人皆屬學運世代,堪稱太陽花學運的政治大勝利。
然而,二○二二年的地方選舉,臺灣卻普遍目睹學運世代的退潮,不少當年夾帶着學運光環的地方議員落選,二○二四年大選,更僅有少數人搶進國會,太陽花世代幾乎全軍覆沒。
一來學運的出身被社會賦予更嚴格的檢視標準,二來當運動降溫,當年的學運人加入政黨參政,也慢慢撕下政治素人的標籤,進入政治的染缸,於選民的眼中不再純真無瑕。
而社會畢竟是健忘的,當新的世代出現,出現了新的口號和理想,學運不再能爲年輕人發聲,也無法有效解決既有支持者進入中年後,所面對的現實問題,自然而然就被政治現實所淘汰。
十年後回首,學運不僅僅是當年那短短廿四日,而是長時間的政治實驗;最終結果傾訴的是,政治不容易,不是一次慷慨激昂、一次義無反顧、一次的勇敢就可擁有童話般結局,它終究是柴米油鹽,改革也不會因爲一場運動即一蹴而就。
學運真正開展的是對藍綠之外的想像空間,但不管是時代力量還是臺灣基進黨都無法擺脫大黨的捆綁,在「小綠」與「非小綠」之間做選擇,磕磕絆絆之後,最後證明兩條路線都走進了死衚衕,第三勢力的市場最終被後來登場的民衆黨所接收,但是否又是曇花一現,又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