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解讀中國經濟一週的關鍵數據
9月30日,見證了中國經濟的一項歷史紀錄。2024年9月30日收盤,A股全天成交超2.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實際上,這樣的火熱情形已經持續了近一週。在過去一週裡,中國經濟的變化,特別是資本市場的變化,廣爲關注。
譚主對過去一週社交媒體平臺上“中國經濟”相關的討論進行大數據分析,得到了這樣一張圖。
從這張曲線圖上可以看到,輿論場對“中國經濟”的討論,在過去一週經歷了2個峰值。其中,“信心”這個詞出現的頻率經歷了兩次躍升。
輿論場信心升溫的背後,中國經濟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通過對文本內容的主題分析可以看到,過去一週,社交媒體平臺討論的重點,大致包含這些內容:
其中,跟“信心”一詞共現最多的一組詞是“政策、貨幣、投資者、市場、財政政策”。
這些共現關係,呈現出過去一週輿論信心增強的一條清晰路徑:
政策效能傳導到市場,帶動了市場主體的活躍度,對投資和消費產生了拉動作用。
“超預期”,成爲了多份市場行研報告的高頻詞。
然而,也有部分外媒在報道中提出質疑,中國突然“放大招”,傳導速度如此之快,可持續性如何?
要理解這個問題,可以先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一個詞來看——正視困難。
其實,“困難”這個詞並不是這一次纔出現的,202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已經提到了“困難”。
我們對困難的研究是長期的、持續的,解決困難的思路也是長期的、系統的,從來都不是隻顧眼前。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的董煜告訴譚主:我們對經濟形勢的研判和謀劃,一直都在進行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在對當前形勢研判的部分,明確提到要按照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好宏觀政策。
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作了更加具體的部署: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在這之後,特別提到,及早儲備並適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舉措。
從年初到7月,宏觀政策的重要參考指標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逐漸從負增長區間迴歸正向,在2月-3月、5月-6月的兩次下行之後,開始呈現出連續上行的趨勢。
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來之不易,如何把握住這個關鍵節點,讓上行的苗頭變成向上突破的勢頭?
9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給出了答案。會議提出了宏觀政策更加用力的方向。也正是因爲存量政策已經醞釀出了基本面的積極勢頭,纔有了9月市場給予新一輪政策迅速反饋的基礎。
我們越是用長期眼光、系統性地看待經濟問題,出手時點也就越精準、有效。
理解了中國處理困難和挑戰的長期、系統的思維,再來回答這次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的問題,就更加明瞭了。
這種系統性思維在最近政策“組合拳”發力的過程中,也是很清晰的。
“組合拳”之所以先從金融領域最先發力,常年參與政策制定和研究的董煜跟譚主分析:
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八個字,“抓住重點、主動作爲”。經濟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主要矛盾,而現在的主要矛盾就是需求不足。要解決這個矛盾,就得認識到“經濟是一個鏈條”,是多個領域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樣的,要破解其中的難題,就得推出政策“組合拳”。這次,金融領域超預期的舉措就是重要一拳。
金融領域相對於其他領域來講,傳導機制是比較強的,所以能夠首先通過這個領域、通過資本市場的反饋,再來撬動各個領域預期的有效恢復。
貨幣政策是前奏,而真正讓市場信心再度躍升並持續下去的,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清晰佈局了接下來的系列安排。
董煜告訴譚主:
中央政治局會議給出了對於市場信心最爲關鍵的信號,是要明確地傳遞我們拉動經濟回升的堅定決心。
這樣的決心,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新聞稿中就可見一斑。從接下來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到守住兜牢民生底線,各個維度都作了充分佈局。信號是明確的,措施也非常實際、具體。
在董煜看來,這次宏觀政策的時機、力度,以及所實現的效果,都是過去宏觀調控中極爲突出的一次,是標誌性的一次。而且,所帶來的啓示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未來,要怎麼在宏觀經濟中實現更好的預期引導,通過怎樣的舉措切入問題才能帶來更好的效果,這些都是宏觀調控中需要進一步探索的。
有人說,過去一週我們增強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但譚主想說的是,我們對中國經濟一直有信心。
正如中央政治局會議裡講的,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玉淵潭天)
來源:玉淵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