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一種兒童白血病有15種亞型,有望指導針對性治療

·“這種分類可能有助於醫生爲高風險患者推薦更強的化療或新的免疫療法,爲風險較低的患者推薦更保守的治療。”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大衛·蒂奇(David T.Teachey)等人的一項研究發現,T細胞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T-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可以分爲15種不同亞型,研究人員按風險等級對它們進行分類,這有助於醫生爲T細胞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推薦更有效的療法。當地時間2024年8月14日,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自然》(Nature)雜誌。

據《自然》報道,T細胞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未成熟T淋巴細胞在骨髓或淋巴組織中惡性增殖所導致的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約佔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的15%,所有兒科癌症的5%。目前,針對T-ALL的治療手段相對有限,以高強度化療爲基礎的藥物治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爲主。雖然T-ALL的生存率隨着化療的進步而提高,但患兒複發率達到15-20%。

“幾項小型研究表明,T-ALL中生物學相關的改變有很大一部分發生在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然而,很少有病例進行全基因組測序(WGS),這限制了關鍵基因組驅動因素的識別。”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

這項研究對1300多名接受相同治療的T-ALL患兒的腫瘤及緩解樣本的基因組和轉錄組測序進行了綜合分析,並與惡性和正常T淋巴細胞前體的表觀基因組和單細胞分析相結合,從而確定了15種具有不同基因組驅動因素、基因表達模式、發育狀態和結果的亞型,包括以前未定義的etp樣亞型和LMO2γδ樣亞型。此外,研究還改進了已知亞型(如TAL1和TLX3)的分類。

據《自然》報道,研究發現的每個亞型都表現出獨特的遺傳改變和基因表達模式。患有某些亞型的人在治療後更有可能在體內留下癌細胞,這可能導致疾病復發。此外,擁有其他亞型的人更有可能在沒有癌症的情況下存活下來,而有一種亞型則更有可能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導致另一種類型的癌症。

研究還發現,與T-ALL相關遺傳變化中,近60%發生在不產生蛋白質但會影響基因活性的DNA片段中。這些改變通常會導致基因的不適當激活,從而促成癌症的發展。

利用基因和臨牀數據,研究人員將T-ALL劃分了風險等級——非常高、高、低和非常低。“這種分類可能有助於醫生爲高風險患者推薦更強的化療或新的免疫療法,爲風險較低的患者推薦更保守的治療。”比利時佛蘭芒生物技術研究所(Flemish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白血病遺傳學研究員揚·庫爾斯(Jan Cools)說。

儘管由於成本原因,這種“全基因組測序”尚未普及,但此項研究的合著者,美國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血液病學家查爾斯·穆利根(Charles Mullighan)認爲,它將在未來變得更加普遍。“正是這樣的研究有力地表明,我們應該越來越多地對這些類型的白血病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參考資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807-0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613-0

3.https://rs.yiigle.com/CN511693202103/1333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