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客機”爲何問題頻出?令人好奇

上升的東西並非總是會下降——至少不會即刻下降。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波音公司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星際客機”任務要到 8 月的某個時候才能返回地球,在此期間,工程師們正在試圖找出飛船氦推進器系統如此麻煩的原因。只是別講 6 月發射的兩名機組人員“被困在太空”了。是的,太空艙在原本預計持續一週多一點的任務裡已經度過了近兩個月。但宇航員們無論如何都會回家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總是有應急方案的,”一位官員說。

波音《紐約時報》稱,波音讓太空艙進入太空的道路漫長而艱難。早在 2019 年,該公司似乎能夠擊敗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進入太空。但當年的一次無人駕駛發射出現了偏差,原因是“波音流程中的多次失誤”所導致的軟件錯誤。兩年後的第二次發射也被有故障的推進器所困擾。又過了兩年,才把宇航員送入太空。據報道,這些延誤讓波音損失了 15 億美元。一些觀察人士表示,反覆試驗是遊戲的一部分。“這是太空飛行,有風險,很危險,”前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告訴《華盛頓郵報》。“可能會出錯。”

“星際線”顯然是一艘問題頻出、較爲笨拙的航天器,馬克·R·惠廷頓在The Hill上說。現在的問題是,對該項目進行全面檢修值不值得花費時間和金錢,或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否只應該讓 SpaceX 將宇航員送往空間站。甚至不清楚波音是否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也許是時候考慮其他的選擇了,比如印度的加加尼亞安航天器或目前正在開發的追夢者航天飛機。有一件事是明確的:“作爲一家能夠製造可飛行硬件的航空航天公司,波音已經今非昔比。”

托馬斯·布萊克在彭博社表示,“‘星際線’飛船”的最新問題是“該公司航天部門難以承受的倒黴事”。由於其 734 架 Max 客機的一系列問題,該公司已經名聲變糟。“這家公司的聲譽再也經不起任何抹黑了。”這就是爲什麼波音應該把航天部門剝離出去,成立一個獨立的、“靈活”的公司,專心滿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需求。“航天部門分散了波音的主要任務:製造安全可靠的商用飛機。”

波音或許正在謀求退出。據《市場》報道,其收入僅有 10%來自航天業務。而且該行業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比如藍色起源和SpaceX,而波音最初涉足該業務時它們還不存在。一位分析師在談到波音時表示,在其所有業務中,此項最易受到干擾。星際客機的未來或許會成爲新首席執行官羅伯特“凱利”奧特伯格的首要議程項目之一。

與此同時,仍有兩名宇航員——布奇·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蘇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有待接回地球。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報道,這兩人本週測試了太空艙的推進器,計劃仍爲乘坐送他們上太空的同一艘飛船返回地球。但他們或許得乘坐 SpaceX 太空艙返回。不過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尚未準備好公佈返回日期。“我們準備好就會回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史蒂夫·斯蒂奇(Steve Stic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