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整合回購率達六成 自建物流回饋農民端

陳哲揚

主要經營平臺:「農匠市集」LINE會員數3,000人

代表作:主力銷售產品無抗生素養殖「匠人蛋」

【 撰文╱吳秉容 攝影╱吳尚鴻 】

相對於大型電商平臺,由社團法人中華無抗養殖聯盟協會成員成立的「農匠市集」,由生產者角度出發,強調產品的品質差異,先借由實體門市與消費者接觸、建立口碑,同時與生產者溝通、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呈現截然不同的經營策略。

農匠市集2021年1月成立、3月實體門市營業,5月卻碰上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誰能想到疫情會那麼嚴重?」門市隨後啓動電商的構想被打亂,農匠市集執行長陳哲揚迅速調整步調,選擇先專注於門市經營,「我們花了大概兩年時間和前端生產者溝通合作理念、方式,同時建置自己的物流體系。」直到去(2023)年農產品、物流完備,農匠網站電商才正式運作。

實體先行建立口碑 差異化行銷促進認知與買氣

農匠市集由社團法人中華無抗養殖聯盟協會的成員共同成立,陳哲揚說,「我們希望幫助臺灣更多優質小農。」有感於協會中小農居多,產品優良卻缺乏管道推廣,農匠市集藉由輔導提升生產品質後讓農民收益增加,並用優於市價的價格收購,優先採用無抗生素養殖、有機認證或產銷履歷驗證農產品;一部分以農民自有品牌販售,若農民還不能推出自有品牌,則以「農匠嚴選」推薦給消費者。農匠物流運輸在協會成員協助下建構,陳哲揚表示,藉此可確保農產品品質,並將節省下來的成本回饋農民與消費端。

走進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農匠市集門市,最醒目的莫過於「匠人蛋」展示空間,海報印着「匠人蛋三大堅持」,以營養成分等資料與蛋場照片介紹產品。「營養價值幾乎是一般市售蛋兩倍。」陳哲揚拿起一盒蛋說,消費者往往認爲「就都是蛋啊,初期透過網路管道以照片或影片推廣,比較難像透過實體門市和客人面對面互動,試吃、介紹、甚至辦課程所達到的效果。」

匠人蛋從生產端做出產品差異,成爲農匠市集主力商品。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