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沉迷AI戀愛?如何用好AI這把“雙刃劍”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和AI角色“相戀”的故事正在上演。據央視新聞報道,一名10歲小學女生沉迷AI聊天,因和“AI男模”聊天內容頗爲露骨引發家人擔憂。
伴隨着科技的發展,AI爲人們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AI相關軟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如ChatGpt、Kimi、豆包等。應接不暇的AI軟件有着多種多樣的功能,如整理資料、統計數據、智能識圖等。對青少年來說,AI既可以答疑解惑,輔導功課,成爲青少年學習中的“良師”,又可以在閒暇之餘陪青少年聊天解悶,緩解枯燥生活,充當生活中的“益友”。如此看來,青少年在恰當的引導下使用AI可以收穫良多。
但同時,青少年沉迷AI軟件的隱患也不容忽視。AI劇情聊天技術有專門的成癮設計,容易讓人“欲罷不能”。與現實中的親密關係相比,AI伴侶似乎能滿足人的一切浪漫幻想,既能秒回消息、甜言蜜語哄你開心,還能無條件容忍、接納你的壞脾氣,給你提供情緒價值。一些軟件還可根據玩家偏好定製理想“戀人”,年齡、身高、長相、性格任你挑選。然而這畢竟不是真實的。伴隨着AI伴侶擬人化程度的提高,用戶可能會對其產生過度的情感依賴。而青少年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自制力不足,容易沉迷在AI的世界裡,難以分清現實與虛擬的邊界。此外,爲了迎合用戶,虛擬伴侶形象設置過於極端,聊天內容暗含暴力、軟色情信息,未成年人不顧休息沉迷其中並做出與年齡不符的言行,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在相關報道中,有小學女生在AI劇情聊天軟件中扮演“大小姐”“惡毒女配”等角色,還提出諸如“揪住她的頭髮扇巴掌”“拿着刀划向她的臉”等要求。
目前AI劇情聊天軟件並沒有對用戶進行年齡鑑別,部分應用雖然會詢問是否啓用青少年模式,但用戶只需點擊“不開啓”即可避開年齡鑑別,且無須覈實身份。成功登錄後,未成年人在使用這類AI劇情聊天軟件時,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限制。這暴露出該行業在野蠻生長初期的管理漏洞。
AI作爲一把科技的雙刃劍,發展與使用要進一步加以引導。一方面,家庭、學校、社會各方要加強對青少年使用AI的教育與引導,增加對孩子的關心與陪伴,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觀念。另一方面,平臺要壓實主體責任,嚴格未成年人登錄驗證,鞏固青少年安全意識,築牢青少年安全防線。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AI軟件的監管,加強審覈監督,完善互聯網管理條例,爲青少年劃出一片淨土。
多方引導、形成合力,形成堅實的保護屏障,才能更好地防範青少年沉迷AI,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作者:楊潤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