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擴大居民消費要能產生消費增量

田秋生(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

多年來,如何擴大居民消費,一直是社會各界熱議的一個問題。圍繞擴大居民消費,各級黨政部門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這些政策舉措,總體而言,無疑產生了一定積極作用,但有些政策效果尚不及預期。提升擴大居民消費政策舉措的有效性,必須深化對居民消費問題的理論認識,總結多年擴大居民消費的政策實踐,調整擴大居民消費的政策思路,改進擴大居民消費的政策設計。

只是改變人們的消費選項、消費方式和消費支出發生的時間,難以產生消費增量

現行的擴大居民消費的政策舉措,有些只是改變人們的消費選項或消費方式。如鼓勵購買電動汽車的一些政策舉措(購置稅減免、價格補貼、電價優惠等),雖然可以增加人們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但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們對燃油汽車的需求(或者絕對減少,或者相對減少),總體來看,對汽車需求量的增加作用可能有限。當然,鼓勵購買電動車很大程度上也是爲了推動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引導汽車產業和人們出行的綠色化轉型,但應該認識到,汽車產業和人類出行的綠色化轉型本身不屬於擴大居民消費的範疇。又如家外用餐。人們的餐飲消費大致說來是一個定量,家外用餐增加,在家用餐就會減少,家外用餐會對在家用餐產生一定的替代,其擴大消費的作用更多地體現爲一些追加服務支出的增加。因此,也需要理性看待建美食街、辦美食節、延長餐飲場所營業時間、提升餐飲質量和配送標準化水平等,在擴大居民消費方面的作用。

現行的擴大居民消費的政策舉措,有些只是改變人們購買支出發生的時間。如各類展銷會、購物節等促銷活動,雖然可以影響物品的銷售頻率和人們的購買頻率,並因此影響人們購買支出或消費支出發生的時間,但對人們的消費頻率和物品的消費量影響不會太大。購買支出發生的時間並不決定人們實際消費發生的時間和實際消費的數量。人們對很多消費項目的需求,特別是食品或用品類消費項目的需求,時間上是相當穩定和均衡的,不會發生大的波動。當然,人們對於服務類消費項目(如文娛體育、觀光旅遊等)需求的均衡性和穩定性,不像物品類消費項目的需求那樣突出,可以有較大波動,增加戲劇節、音樂節、藝術節、動漫節、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的供給,或許可以產生擴大消費的作用。

如何才能產生消費增量?

理論上講,擴大居民消費,最能產生消費增量的途徑是增加居民收入。必須始終致力於增加居民收入,這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根本目的所在。但問題在於,居民收入並不是想增加多少就可以增加多少。否則,擴大居民消費問題,也就早已不再是一個問題。因此,擴大居民消費要能真正產生消費增量,必須探尋真正可行、奏效的途徑。

一要進一步消除政策障礙,完善支撐條件,釋放被限制了的消費需求。

現實中,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一些消費項目,居民有需求,生產者也有供給,但受到一些因素限制,供求不能對接,居民消費需求受到抑制。例如,一些城市鞭炮禁放、住房限購、汽車限行、摩托車禁行等做法對鞭炮、住房、汽車、摩托車需求造成的限制,一些地方特別是偏遠鄉村因支撐條件(如供水、供電、交通設施、充電設施等)不完善對家用電器、電動汽車需求造成的限制。酌情放鬆政策限制,不斷完善支持條件,無疑會產生消費增量。

二要順應引領居民消費發展趨勢,開發滿足消費者潛在新需求。

隨着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自身會不斷產生出一些新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的國家或地區的實踐證明,旅遊度假日益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旅遊度假支出也會成爲未來居民消費支出中一個最大的部分。目前我國居民人均旅遊消費支出總額和比重,總體來看還遠低於發達國家。2018年,美國居民的旅遊支出在家庭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已經達到14%。2020年,歐盟國家人均娛樂和文化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已大致爲7%,其中,奧地利爲13.4%,德國爲10.8%,丹麥爲10%,荷蘭和法國均爲8%。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國內旅遊支出僅佔人均消費支出的3.75%。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支出會不斷擴張,而且旅遊度假消費是一個很長的鏈條,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飲、購物等很多方面。旅遊及相關消費擴張潛力很大。

越來越多的國家或地區的實踐也證明,隨着人類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人們對於健身、康養消費項目的需求,就像對旅遊度假項目的需求一樣,也會不斷增加。而且,應該認識到,今天人們對於健身、康養消費項目的需求,正逐漸成爲一種全民性和全生命週期的消費。這說明,康養消費擴張潛力和連鎖效應也都很大。

推動市場主體開發、創造旅遊度假、健康養生等消費項目,消除人們對於這些項目需求的政策和條件限制,深入推進資源配置方式的市場化改革,提高供給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速度,實現供給與消費者需求的快速對接,應該作爲擴大居民消費政策的重要着力點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地區都適合開發旅遊項目、發展旅遊業。開發旅遊項目、發展旅遊業,僅有旅遊資源是不夠的,還須有足夠大的旅遊市場。擁有足夠大的旅遊市場,比擁有足夠豐富的旅遊資源更重要。一個地區的旅遊項目所面對的旅遊市場的大小,與其擁有的旅遊資源的品級和獨特性(可替代性或不可替代性)密切相關。一個擁有高品級且不可替代旅遊資源的地方所面臨的旅遊市場就大。一個地方旅遊資源再多,如果品級不高,獨特性不強,容易被替代,又不具有區位優勢(不靠近人口較多的大城市),所面臨的旅遊市場就小。

三要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創造消費者新需求。

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有些產生於消費者自身,如人類對於食品、健康、美容、娛樂等項目的需求,有些產生於生產者的創造,如汽車、家電、手機、高鐵或航空出行等項目的需求。當今時代,人類全部消費項目中由生產者創造的部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消費對生產者之創造的依賴也越來越大。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創造消費者新需求,遠比增加人們對現有物品的需求更爲重要,它是未來經濟發展的目標取向,也是提高經濟增長之福利效應的重要途徑。

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創造消費者新需求,關鍵在於充分發揮企業家的作用。企業家是開發新產品、創造新供給的最重要主體。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是有風險的,也需要智慧,只有企業家纔敢冒這種風險並具有這種智慧。事實上,人們的消費需求,從實現或者被滿足的程度來看,或者說從被開發或被創造的程度來看,根本上都依賴於企業家的創造。歷史上每一次消費結構的升級或每一個新消費時代的出現,如從傳統家電到現代家電,從自行車出行到汽車出行,從單功能舊式手機到多功能智能手機等等,很少不是由企業家創造的。

發揮企業家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創造消費者新需求的主體作用,需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健全完善市場制度、市場機制、產權保護,營造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家創新供給、創造需求的動力和活力。同時,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持續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並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扶持創新的財稅金融政策,增強企業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