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孔繁森同志 踐行老西藏精神

70多年前,英雄的十八軍進軍西藏,把紅旗插上雪山,也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西藏建設時期,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幹部人才,傳承“老西藏精神”,孔繁森同志就是他們其中優秀的代表。2024年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車70週年,對口支援西藏工作30週年。2024年也是孔繁森同志殉職30週年、誕辰80週年,黨中央向全國發出“向孔繁森同志學習”倡議29週年。孔繁森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一脈相承,在新時代依然閃耀着璀璨光芒。

“老西藏精神”可歌可泣

由於父輩們全程參與瞭解放西藏的歷史進程,作爲老西藏十八軍戰士的女兒、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會員,我對“老西藏精神”更加了解、感動、感恩,也更加銘記於心。十八軍將士們進軍西藏,建設邊疆的每一個故事,都值得銘記。

當年的英雄們,克服無數困難,經歷千辛萬苦,從解放昌都到全西藏和平解放,把鮮豔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喜馬拉雅山,完成了祖國大陸的完全解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川藏、青藏公路,二郎山、雀兒山、崑崙山、唐古拉山,都低下了頭;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通天河,也讓出了路。

民主改革之前,百萬農奴連人身自由都沒有。西藏民主改革後,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萬農奴不僅擁有了人身自由,也有了自己的土地、工廠。解放軍爲西藏羣衆發農貸,耕田地,治傷病。西藏羣衆稱解放軍是“金珠瑪米”“菩薩兵”“好門巴”。進藏部隊又是一支文化高尚的部隊,在執行完成好任務同時,油印報紙、編演節目;是戰鬥隊、宣傳隊、生產隊,在高原開荒,拖坯建房,種植果蔬。西藏有我父輩的足跡和手印,也有他們的汗水甚至鮮血,展現了他們堅韌不屈的脊樑。

孔繁森精神的聊城印記

山東聊城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鄉。我曾經兩次參觀位於聊城的孔繁森同志紀念館,表達我的深深敬意。

圖爲孔繁森同志紀念館 圖源: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網站

孔繁森情繫雪域高原,兩次離開家鄉到西藏工作。在紀念館內,他生前用過的筆記本、日記本,他臨行前給自己的老母親梳頭的照片,還有他在西藏走訪農牧民和羣衆促膝談心的圖片……通過這些文字、影像、實物和照片,感悟孔繁森精神,學習他的事蹟,經歷精神洗禮,心靈感到震撼。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職時,年僅50週歲。他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對“老西藏精神”的傳承,當學之、思之、行之。

家鄉人民懷念孔繁森同志,不僅修建了紀念館,更是用實際行動學習孔繁森:北京援藏醫療隊裡就有聊城籍的醫生,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區,爲當地羣衆巡迴診療。

孔繁森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一脈相承

一批批解放西藏、建設西藏、支援西藏的人們前赴後繼,傳承着一種精神,他們爲此奉獻出青春、鮮血乃至生命。他們有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孔繁森同志就是優秀援藏幹部的典範。

孔繁森把對家鄉、對親人的愛,深深埋在心底,把博大無私的愛獻給祖國和人民。他兩次進藏,歷時十載,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他在繁忙工作的同時,還撫育了3名藏族孤兒,關心他們的身體、學習、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康成長。他用自己的工資給困難羣衆買藥。他目睹暴風雪給牧民生活造成的危害,挨家挨戶走訪慰問災民,分發救濟糧和救濟款。他像許許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熱血和生命都獻給西藏高原的先輩那樣,把自己融進這片壯麗的土地,在人們心中樹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孔繁森同志嚴以修身、嚴於律己,堅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和奢靡之風,自覺樹立清廉正氣,做忠誠乾淨、勇於擔當的時代先鋒。孔繁森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爲阿里地區的發展嘔心瀝血,直到獻出生命。2021年9月,黨中央批准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位列其中。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在建設新西藏的征程中,儘管物質條件較之過去已有大的改善和豐富,可老一代留下的精神財富是永遠不能丟掉的。我們必須銘記歷史,弘揚“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與時俱進,科學發展,悉心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把我們偉大祖國建設好,保衛好。作爲北京市建藏援藏協會會員,我努力向前輩學習,向優秀援藏幹部學習。爲西藏建設出力,宣講“老西藏精神”。到中央民族大學、西藏中學看望藏族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

如今,孔繁森同志的家鄉聊城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古城面貌生機勃勃。西藏挺拔巍峨、連綿起伏的羣山屹立在藍天下,波光粼粼的雅魯藏布江像綠色的綢緞飄在其間。澄澈透亮的藍天,彷彿觸手可及的白雲,溫暖身心的太陽,盛開的格桑花,豐收的青稞田,別具一格的藏式建築,屋頂揚起的五星紅旗……這一切,孔繁森同志一定能感知到,一定會爲此感到欣慰的。父輩們放心吧,孔繁森同志放心吧,歷史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作爲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我們仍需努力。(中國西藏網 文/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