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示警 共軍展示夜間打擊能力
38架次共機前天進入我防空識別區,創單日最多紀錄。學者認爲,共軍此舉展示具備夜間打擊第一島鏈他國海空軍部隊能力。圖爲國防部發布擾臺的共軍「空警500」同型機照片。(國防部提供)
38架次共機前天進入我防空識別區演訓,創下國防部公開共機動態以來最多的紀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認爲,共軍此舉除了是在其國慶日向我方與區域各國進行武力展示外,在戰力方面也顯示出相當水準,也具備夜間打擊第一島鏈他國海空軍部隊能力。
中共軍機繞臺數目屢創新高,也成爲兩岸學者座談的熱點話題。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舉辦的「兩岸有話說」線上討論會9月30日晚舉行,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稱,軍機繞臺有兩大意義,一是大陸向全世界宣誓主權,二是充分顯示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堅強決心和足夠能力。
陳士良還表示,臺灣當局認同九二共識,停止推動臺獨分裂路線,是兩岸關係緩和甚至暫停大陸軍機繞臺巡航的唯一途徑;他認爲臺灣當局有必要重新審視並反思近年來兩岸關係惡化的真正原因。
同場討論會上,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認爲,中美雙方極需管控衝突,兩岸更應努力「去衝突」,他認爲大陸可實行「單邊包容開放」,方有助於兩岸一家親的民心工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劉性仁則認爲,目前兩岸沒有直接對話基礎,通過中美對話機制實現中美合力管控臺海安全,似乎是可行之路。
揭仲則指出,共軍空中部隊已具備派遣由多機種組成之大兵力體系化作戰機羣,於晝夜連續出擊的能力,尤其是殲-16戰鬥機部隊,白天和夜晚分別出動18架及10架,還在夜間深入到臺灣南方和東南方空域。
他進一步指出,這代表共軍的殲-16戰鬥機部隊無論在機羣戰備情形、具備儀器飛行和夜航能力之高技術飛行員的數量,均已達到相當水準。從共軍一口氣出動多達28架殲-16戰鬥機,代表這些殲-16可能是來自不同的航空兵旅,顯示共軍是在演練當出現高強度衝突時,不同單位連番出擊的情形。
揭仲表示,10月1日夜間飛行至臺灣南方及東南方的共軍體系化作戰機羣,顯示在新一代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服役後,共軍空中部隊在第一島鏈外緣地區的導航,與預警機空中指揮管制能力均已明顯提升,這代表共軍空中部隊已經有能力於夜間派出機羣,在第一島鏈外緣執行對臺灣、甚至其他國家海空軍部隊的打擊任務。